“首領,這就是我們用來造酒的白谷子,我們每年夏季最熱的時候,都會挑出一些最差的谷子,然后用竹筒煮熟,再拌入一些去年剩余的白谷子,放在泥屋內等上幾天,里面的谷子全變成白色的,就可以用來釀酒了。”
酒封一邊說著話,一邊拿出另一個裝著‘白谷子’的竹筒給羅沖展示,那上面用荷葉和泥巴封著口,揭開了泥封,里面立刻傳出一股子酸味兒,映入眼簾的,也全是長了一層白色菌絲的谷子,看大小應該是稻谷做的。
“沒錯了,就是這個東西。”
羅沖一看這些‘白谷子’,就知道這是酒部落傳了很多代的酒曲了。
何為酒曲,其實就是發了霉的谷子,但是這‘白谷子’卻不一樣,按照酒封的說法,他們每年都會做新的酒曲,選新料的時候也會經過高溫蒸煮,那么顯然這個時候是不可能存在細菌的。
按照常規的方法,一般要把煮好的料撈出來,然后堆積在一個不透風的屋子里,讓它自然生長細菌,逐漸發霉,但是這樣不好的地方就是無法保證每次自然接種的菌落都是一樣的,這也會導致釀酒的最終好壞無法控制。
然而人工接種就可以避免這個現象,選出最合適的細菌菌種,然后接種在煮好的培養基上,這樣生長出來的就是自己想要的菌種,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人為的選育出效果最好的細菌。
按酒封所說的,把去年剩下的酒曲,摻到今年的新料里,實際上就是把去年保存下來的細菌接種到了今年的新料上,他們這已經算是人為接種了,現在傳下來的細菌菌落,也是一代代流傳至今的。
或許他們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有什么好處,但是他們自己對這個也有說法。
“這是祖先傳下來的技法,我們不能隨意更改,否則就再也造不出好喝的酒了。”
雖然羅沖不完全贊同這個說法,但是在酒部落那么差的生產條件下,這么說當然是沒問題,不過以后為漢部落造酒,就必須廣開思路,多研究一點花樣了。
“我準備就在這新建的衛山郡,搞一個造酒作坊,就由你們酒氏族的人來負責生產如何?”羅沖點了點頭,對酒封問道。
“只要首領喜歡,讓我們繼續造酒,這當然沒問題。”酒封聽了云志的翻譯,立刻表態道。
“哎,先不要急,你們以前釀的酒雖然好,但是品種太過單一,當然,這也跟你們部落的條件有關,不過漢部落的資源可不少,光是你們沒有的谷物就有好多種,我需要讓你們都試一下。
這樣吧,工坊的事你不用管,讓云志來籌建就行,各種工具我也會給你配齊,而且你們也要抓緊學習漢語和漢字,包括算數和秤。
尤其是秤,那是漢部落一種用來測量重量的工具,有了這個,你們就能更嚴格的按照比例來配料,這個很重要,對將來的大批量造酒是有影響的,現在以實驗為主,所以我要求你們把能測出來的數據都記錄下來,包括配料的比例和重量,還有發酵的條件,以及所用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