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牛尾召集手下開會的時候,金吾衛這邊也沒閑著,借著官府的眾多耳目,確定鑫部落的人全回去了之后,金羿也把打入各個工坊的手下召集了過來。
二十八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工地廚房那邊聯系上的人最多,足有六個,其他的都是兩三個人,酒坊那邊更是一個人都沒有,總共能夠確定被帶走的,也只有十二個。
28人潛伏進去12個,這個數量已經不低了,太多了反而容易被對方察覺,不過剩下的這十幾人也不會閑著,羅沖可以給他們換個身份,跟著使團一同過去,或者讓他們打扮成商販,將來負責漢部落跟使團的聯絡。
當然,這么點人很難起到多大的作用,潛伏計劃還會繼續進行,下一步就是要從學校方面展開,從鑫部落的留學生中策反一批,再打入一批漢部落的學生,這樣大局基本上就靠譜了。
一次緊張的會面,大家相互約定好了,到了鑫部落互相扶持,互相幫助,一定能完成首領交代的任務。
其實他們剛過去的時候反而是沒任務的,能夠順利潛伏進去,不被發現,保護好自身的安全就已經是勝利了,之后才是努力在鑫部落獲取地位,等候首領發出命令讓他們執行的那一刻。
沒有慶祝,沒有聚餐,他們的任務才剛剛開始,互相道別之后,眾人就悄無聲息的回去了。
到了第二天,羅沖已經開始安排車隊裝貨,運輸的都是這兩個月來造紙工坊生產出來的白紙,準備拉回漢陽城開始大批量印制書籍。
這幾冊書都是定版的,只要漢部落的政權穩定,羅沖沒有倒臺,那就基本不會出現變動,《漢禮》和《初、中級算數》還有《自然》這四本書,完全可以當作基礎教材一直用下去。
另外還有瀏陽郡這邊出產的竹竿毛筆,這里的湖心島有竹子,劉洋郡這邊養殖的羚羊和狼狗又比較多,所以毛料也比較充足。
剩下的墨錠和硯臺都是漢陽郡來生產,那邊的山上松樹比較多,還有現成的各種窯廠,燒硯臺也容易。
而且這段時間,羅沖沒事的時候也研究出了那種便攜式毛筆,鋼筆大小,前面是直徑3毫米的狼毫小楷筆頭,后面的竹管可以裝墨汁,還配有和筆身直徑相同的竹子筆帽,可以用來保護筆頭。
這毛筆其實并不難做,重點是不能使用普通的水調墨汁,因為如果放一段時間沒用的話,里面的墨汁就會沉淀分離,基本上就寫不出來字了,而且重新拆開清洗一次也不容易。
所以羅沖就用了印刷工坊以前配出來的一種油性墨汁,是做實驗的幾支筆中效果最好的一個,墨水幾乎不會發生沉淀,而且筆頭的吸收力也比較強,也不容易溢墨,揮發的速度也比較快,簡單來說就是快干型的,寫上幾十個字,后面的寫完,前面的基本上也干了,不用像水性墨汁那樣還要晾上半天。
不過這么好的墨汁,當然造價也更貴一些,畢竟一個是用水調的,另一個是用油調的,成本也在那放著呢。
這種便攜的小楷毛筆被羅沖定為了公務專用速記筆,出門辦事非常方便,也不用帶墨錠和硯臺,走到哪里都能掏出來直接用。
第一批裝備上這種筆的,除了瀏陽郡的官員之外,就要數游伏游野這倆兄弟了,都是常年在外奔波的主,尤其是游伏,羅沖還讓他每天寫航行日志,現在漢部落,除了羅沖之外,游伏都快成寫字最多的一個人了。
等漢鑫雙方都安排好自己的人后,羅沖在談判的第三天就啟程回漢陽郡了,這次除了羅沖和運貨的車隊外,牛尾也帶著即將離開的50人去了漢陽城。
倒不是他們也有事做,只是需要到那里和漢部落使團匯合,因為羅沖這邊還沒把使團的人選都挑出來,所以他們是不可能立刻出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