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高速公路網和鐵路網以前,甚至連一條正經的路都沒有之前,水路運輸算是自然條件下最便捷,效率最高的運輸道路了。
就像貝爾說過的那句話,河流就是叢林中的高速公路。
羅沖自然也是深有體會,所以除了使團的事情之外,目前漢部落所有的事情當中,最讓他關心的就是新設郡縣的建設發展,另一個就是帆船探險隊的事情了,盡快開發新航路,是目前漢部落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新式帆船這段時間已經下水了五艘,這要多少錢?
大概每艘船兩萬上下吧。
嗯,在人均月工資30塊的情況下......
一艘八米長的方頭木船售價才1000元,帆船就差那么多,為何,因為成本實在是壓不下來。
也許有人不明白,不就是一堆木頭嗎,山上還不有的是,想砍多少有多少,又不要錢,成本能有多高?
其實不然,山上的樹確實不要錢,砍多少也沒人管你,但是那么大的樹,整根的從山上運下來,需要多少人力?多少牛馬?
人吃馬嚼的哪樣不是成本,木材為什么那么貴,還不是運輸費比較貴。
而且造船還需要夠長的,整根的,夠粗的巨木,還不能截斷運輸,這就更增加的運輸的難度,相應的成本也就更高了。
光運下來還不算,還要倉儲呢?
剛砍下來的濕木頭是不能用來制作東西的,必須要陰干一年以上,才能加工成木材使用,也就是說,現在砍的樹,都是給未來一兩年準備的。
而這段陰干的時間,又不能讓木材淋雨,所以還要有專門的場地,可以不要屋子,但是遮雨的棚子總是不能少的,這也需要錢。
再有就是船的體積大了之后,需要的鐵錨,鐵釘之類的配件大幅上升,這些東西加起來也沒比木材的成本低到哪去。
還有桐油,草漆,麻纖維,魚膠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實則消耗量極大。
另外和小船相比,帆船最重要的就是多了船帆,一艘船就要四張帆,兩張正常使用,兩張備用。
備用是沒法省的,沒有備用船帆,萬一出航的時候遇到了意外,沒有備用船帆就等于失去了動力。
備用船帆是什么?對于帆船來說,這就是備用的兩臺發動機啊!
每張船帆都是雙層的麻布,這些又要不少的錢。
再有就是工藝貴,八米長的手搖小船那只能叫舟,體積小不說,還只有一個船殼。
而帆船光是龍骨的用料和制作工藝難度,就跟小船完全不是檔次的東西,再加上木板的高溫軟化處理,需要多少的燃料,而且還比普通的小船多了兩層甲板,甚至甲板上還有個突出的大船艙。
更別提制作難度最大的桅桿,不僅是選料苛刻,手工更是考驗工匠的技術,怎么用墨線、手鋸、刨花刀這三樣東西,把一棵樹打磨成圓形的柱子,要不是羅沖親自指導了一番,那些木匠們真不一定知道怎么干。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帆船上配備的其他設施,比如附加的兩艘登陸用舢板,三艘單人開路水文偵察艇,救生皮囊,這些附屬設備的造價就在5000元以上,也占據了很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