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加羚羊野生狀態下,每年只產一胎,雌性羔羊八個月就能性成熟,公羊需要12個月,也就是說,羔羊最晚一歲齡就具備繁殖能力,這在體型較大的哺乳動物中,已經是很強大的繁殖能力了。
但是一歲齡即便能繁殖,那也只能叫作‘少年期’,就像狗的一歲相當于人的七歲一樣,三歲的狗才算壯年,賽加羚羊也是差不多的樣子,因為它的壽命也只有十二三歲左右。
所以鷹銳說飼養員總結的是三歲到六歲的壯年羚羊,這個說法是沒錯的,三歲以下叫少年,三至六歲是壯年,六到九歲是中年,九歲以后就是老年了。
壯年期作為羚羊種族中的頂梁柱,理論上說是具備一年產兩胎的能力的,只是野生環境下,食物和安全問題都無法保障,所以只能一年一胎,但是完全圈養的羚羊,卻不存在這些環境因素上的考慮。
之前漢部落飼養的羚羊,基本上還是主要由尖角部落的原班人馬來飼養,他們也是按照原來的放養、散養的方式來養的,這樣養出的羊和半野生也沒什么區別,而羅沖前世的印象里,關于養羊的方面也都是‘放羊’的場景,對于羊的圈養沒什么概念,他只記得豬是圈養的。
而這次縛馬關因為忙于建設城池的原因,分不出人手來每天放羊,所以只能圈養,沒想到居然還養出來了意外收獲。
如果這個方法能夠普及的話,以后不知道能為漢部落增加多少的肉食,還有其他的附屬產品,比如羊角和羊皮,想到這里,羅沖立刻說道。
“把那個總結經驗的飼養員名字記下來,等這個方法經過驗證之后我會給他封賞,不僅有爵位還有官職,告訴他,接下來也要好好養好好總結,包括圈養期間羚羊的習性會不會發生變化,還有圈養期間應該吃什么飼料,都讓他總結一下,就說這是我交給他的任務。
嗯,還有,不管這個方法能不能得到驗證,先獎勵給他30塊錢再說,作為他擅于發現,積極上報的獎勵,就說是我獎勵給他的。”
“呃,首領,可是他沒有學習過漢字啊,你能給他什么官職?讓他當地方主官不太行吧,他沒有管人的經驗。”鷹銳不由好奇的問道。
“不會可以學啊,你一開始不是也不會嗎?不會管人的話,那就給他安排到科研部門,就司農寺吧,不過現在還沒組建,等以后再說。”羅沖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司農寺?!那是個干什么的部門?”
鷹銳不解的問道,他只聽說過首領前段時間弄了一個鴻臚寺,是專門招待外部落來賓的政府機構,直屬于首領管轄,看起來很牛逼的樣子,但其實權利并不大,現在又出來個司農寺,更是聽都沒聽過,看來也是首領剛想出來的。
其實這可是羅沖早就想成立的一個部門了,司農寺,在古代就是專司為皇室種菜的,皇宮中消耗的所有糧食蔬果,除了外地進貢的,其他都是由司農寺來供應,而且這個部門還具有一定的科研作用。
比如張騫從西域帶回來什么種子,就要交給司農寺培育,然后再逐漸向民間普及。
要是按照羅沖自己的理解,這個位列九卿之一的部門,換算成現代的部門,就相當于現代的農科院。
糧食種子的優化選育,作物高產的田間管理方法,優良牲畜的雜交配種,陌生作物的實驗種植,還有畜牧業的飼養技術,甚至包括家豬的閹割技術,都應該由這個部門來研究,然后向民間普及,這不就是農科院干的活兒嗎?
為什么一個類似農科院的部門能位列九卿,在古代這種農業社會,農業就是一切啊,畢竟民以食為天,所以古代皇帝們看重這個部門是沒錯的,給的地位很高。
“司農寺,就是個研究讓牲畜多生,糧食多長的實驗部門,就需要這種擅于發現,擅于探索,擅于總結的人才,等以后你就知道了。”羅沖再次簡單的解釋了一下,估計說細了鷹銳也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