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宣聽完點了點頭,大樹的回答和當初游伏告訴自己的差不多,如今親眼參觀了被他們稱為瀏陽郡的地方,也確實證實了游伏當初沒有吹牛和撒謊,一個被稱為郡的聚居地有兩萬多人口,確實沒有夸張。
“上個月首領來了一趟,又去衛山郡那里看了看,現在衛山郡差不多也有兩萬人左右了,我們兩個郡加起來最少四萬以上。
汝陽郡那邊也得有一萬出頭,漢陽郡的郡城首府加上周邊的三個縣也要將近兩萬人,對了,還有四通縣沒算,鐵礦和銅礦那邊也沒算,荊言那邊的新基地也沒算,但是這些全都加起來的話,咱們漢部落少說也有**萬人了。”
大樹掰著手指細數著幾個郡縣的人口,但是姜宣卻聽不太明白,只聽到這里多少那里多少,然后他就發現只是這一會兒,大樹就說出好幾個地名出來,看來漢部落還真的是很大啊。
稍微感慨過后,姜宣就專心對付起了面前的美食,嘗試著漢部落這些他從來沒見過的美味,當初游伏到有姜氏的時候,也不過是拿出了一些腌咸菜和肉粥給他們吃,但那畢竟是船上的條件有限,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瀏陽郡這里可以說是要啥有啥。
各種蔬菜瓜果,還有各類肉制品,就連糧食都能分出好幾種,煮玉米棒子,蒸飯,粽子,烙面餅,蒸饃,想吃啥隨便拿,招待所里管夠,把植物的葉子和肉類炒制成的食物更是奇妙的體驗,沒有鐵鍋和油脂的有姜氏是嘗不到炒菜這種美味的。
就像面前這道用韭菜段、豬皮丁、黃豆、辣椒、玉米粒炒成的菜肴,看起來又好看又好吃,本來用筷子就不怎么利索的姜宣看到這道菜更是急得差點沒把筷子摔了,好在這里準備的還有木勺,這才免去了姜宣看著菜卻吃不到嘴里的尷尬。
正所謂想要了解一個文明的程度,就要先看看他們怎么吃,這點確實是有根據的,因為單從菜品的種類,就能看出這個文明已經熟練掌握了多少種食材。
就從眼前這桌菜來看,漢部落絕對是很強大的,不光吃得飽,人家還能吃的好,還能天天換著花樣的吃,這是那些天天愁著下頓飯用什么東西才能填飽肚子的人能比的嗎,肯定沒的比。
美美的吃過一頓大餐,到了第二天早上游伏就開始帶著他們往漢陽城那邊趕,船隊中的許多船員都是瀏陽郡的本地人,所以都被游伏直接放了假回家,賞賜什么時候下來,船隊什么時候再次出發,這都要等著首領的安排,所以跟著游伏一起走的人并不多。
游伏自己帶著二三十個親信人人都騎著馬,有姜氏和貍部落的人們則是乘坐馬車,寬大的四輪馬車把兩邊的車梆放了下來就變成了兩排長長的座位,一輛車坐十個人中間還能剩出許多空間放些東西。
這種乘車出行的方式再次吸引了有姜氏和貍部落的眾人,和先前的帆船不同,帆船在內河中航行是十分平穩的,稍微有點波動也不是很明顯,就是人多的時候有點擁擠,但是陸地上的短途交通更能體現漢部落的運輸能力。
說實話,坐馬車的感覺真的不怎么舒服,車沒什么問題,主要是路,從漢陽城到瀏陽郡本來是沒有道路的,正所謂世界上本沒有路,人走的多了就成了路,這條路也是那么來的,全靠來來往往的車輛硬生生的壓出來了一條路,路面的車轍很深,馬車的輪子基本上就是卡在那些車轍里面行駛,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么輕軌......
但舒不舒服在姜宣看來并不重要,只要能拉東西就行了,有這樣方便的運輸工具就不應該要求更多,換句話說,人要懂得知足。
不過很明顯,漢部落是一個不懂得知足的部落,尤其是漢部落的高層管理人員,換句話說就是漢部落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