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交流,姜宣也總算弄明白了羅沖的意思,總結起來就一個思想,多拉人,多辦事,在有生之年努力發展漢部落,爭取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美好的明天。
但是這樣問題就來了,僅靠羅沖口述的這些思想,還不足以讓姜宣率領全族前來投靠,畢竟他見識的還是太少,羅沖說的很多東西他都沒有親眼看到過,更別提切身的感受了。
所以羅沖也不著急讓他回答,反正姜宣本來就是打算在漢部落過冬的,等到明年開春才會回去,那羅沖干脆讓他們一行人不要再住鴻臚寺的招待所,而是讓人給姜宣一行人安排了兩套普通民居的院子居住,一應生活物資和食物由漢部落供給,讓他們充分的體驗漢部落的生活。
另外為了避免有人嚼舌根,說他們白吃白住而受到本地居民的排擠,羅沖還給他們安排了一些工作,趁著現在還沒有到冬天,先在城外劃了一塊荒地讓他們開墾,雖然這個時候種不了什么東西了,但是讓他們學習一下漢部落的耕地技術也沒什么問題。
等完全進入冬天之后,再讓他們到漢陽城中的養殖場工作,打掃畜舍,飼喂草料,學習怎么飼養牲畜,所有干活的人每月20塊的工資,生活物資和糧食確實由漢部落供給,但是卻不允許他們帶走,所以他們想要置辦一些私人物品的話,也要用這些工資在漢部落購買。
這筆錢在人均月工資30塊的漢部落不算多,但是給他們用來零花卻是夠了,用來采買一些衣服和布鞋什么的完全沒問題。
羅沖選擇給他們發工資,而不是直接提供所有的東西,除了防止別人說閑話之外,另一個目的就是讓他們深切的體會到用貨幣交易的好處,以及在漢部落獲得貨幣的方式和貨幣交易的方式,也讓他們對漢部落的金融體系有一定的了解,換個說法,就是讓他們熟悉一下漢部落的游戲規則。
姜宣對羅沖的這個安排十分滿意,或者說求之不得,他們不怕在漢部落這里干活,因為只要能干活兒,就能多學到一些自己部落沒有的東西,而且這種深入民間的生活方式,也更能體驗漢部落底層百姓的生活狀態,畢竟有姜氏就算加入了漢部落,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成為上等人,大多數的族人還是要成為百姓中的一員的。
而羅沖也不擔心重要的技術外泄,自己給他們安排的工作不是農耕就是養殖,而其他的制造部門根本不允許他們參與,他們想學也沒有那個機會,在有姜氏正式加入漢部落之前,羅沖是不會給他們放開這個權限的。
“漢首領,你說的這些都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我還有幾個疑問,希望漢首領能夠為我解惑。”商討完關于有姜氏的安排之后,姜宣再次對羅沖提出問題道。
“哦?姜首領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但說無妨。”羅沖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笑瞇瞇的說道。
“好,那我就問了,剛才漢首領提了好幾次百姓,不知道在漢部落什么人才算百姓?”
“這個很簡單,只要是我漢部落的族人,都可稱為百姓,我們漢部落人口眾多,但是你也知道,其中很多人都是從以前的小部落投奔而來的,這些部落來的時候多以氏族的方式加入,每個氏族都有不同的姓氏用來區分,這樣主要是為了把族人們的血緣區分開來,便于部落內的通婚。
畢竟漢部落本來就是一個多氏族組成的部落,完全沒必要再與外族通婚,在內部就能解決繁衍的問題,這樣大家都有了姓氏和名字,就能夠相互區分開了,就像你們有姜氏,如果加入漢部落之后也會用姜姓加名字來區分,便于在部落之內和其他姓氏的族人通婚。
所以在漢部落內部,就是有很多的姓氏組成的,這些不同姓氏的族人統一被稱作百姓,也就是對所有族人的統稱。
如果按照功爵來算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個意思了,要是你對漢部落的功爵也感興趣的話,我可以安排你到學校旁聽,在我所著的《漢禮》一書中有對漢部落各個功爵等級的說明,以及各種爵位所享用的不同禮節,你看這樣安排怎么樣,你本來就是有姜氏的首領,倒是不用像他們一樣去養殖場的。”
羅沖先是解釋了一下百姓的意思,以及更深層次的功爵體系,到最后給出讓姜宣上學旁聽的建議,但是卻沒想到這個姜宣反而有其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