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沖就這樣一路跟隨著大軍,每到一座城池外駐扎的時候,羅沖必定親臨當地的城頭,帶領城內百姓一起檢閱士兵,鼓舞當地百姓的士氣,讓他們也知道自己的部落擁有多強的戰力,尤其是那些新加入的族人,既是對他們的一種威懾,告訴那些宗族不要搞事情,又是在告訴他們,漢部落不懼怕任何強敵,他們加入漢部落之后可以安心的休養生息。
羅沖的這一套果然很有用,各地的百姓見到自家參軍的丈夫、孩子、無不感到無上光榮,家人能在這樣的一支鐵軍中服役,這是他們的驕傲。
而且當百姓們看到全身新裝備出場的軍隊時,更是激發了那些年輕孩子的當兵熱情,紛紛叫嚷著詢問部落什么時候才會再招兵,招兵的條件是什么,自己那時有沒有機會能夠參軍入伍。
結果自然是否定的,漢部落現在根本養不起那么多的脫產軍隊,成本實在太高了,如果還想參軍入伍的話,除非老兵傷殘退伍才有可能再次招募親兵補充。
大軍一路向東前進,在漢陽城外駐扎的那個晚上,羅沖特意回家睡了一晚,看看自己的兩個老婆,并向她們保證,自己把這些戰士送上船就回來,一定能趕上她們倆生孩子的時間。
一直到了大軍東進瀏陽郡城外的時候,羅沖專門去船廠中看了一眼,發現最后一艘樓船已經在刷漆了,等油漆刷好之后就可以進入下水舾裝階段,負責人也明確的向羅沖保證,十天之內絕對把所有事情都搞定,絕不會影響大軍出征。
羅沖點了點頭,第二天一早就率領大軍北上去了衛山郡,他們將在大湖岸邊的碼頭駐扎十天,主要練習上下船,讓士兵們提前熟悉一下船上的環境,并且適應一下航行的感覺,省的到時候出現大批士兵暈船的丟臉事。
目前已經服役的有三艘樓船,都可以拿來當訓練艦使用,每艘樓船可載八百人,不過那是算上了水手的數量,所以羅沖就規定,每艘樓船載員七百人,多出來的那一百人的名額,則是留給了對手口終。
三艘新型帆船就可以直接運送一個衛所的兵力,堪稱恐怖。
另一方面,才剛剛上船的士兵們也對眼前的龐然大物感到好奇,如此巨大的龐然大物,更是讓所有人生出了興趣,想要從上到下的一探究竟。
羅沖沒有阻攔,這樣的參觀有助于士兵們快速掌握船體的構造,對身邊的環境愈發的熟悉起來。
而那些沒有分到大船的士兵,他們就沒有那么好運了,只能乘坐在之前的雙桅帆船上訓練,不過雖然這些船船型比較小,載重量也差,但是數量卻是管夠的,足足有二十多條,就算每條船上裝一百人,那也把讀者全都裝完了。
士兵們在緊張的操練中,每天不知道要登船下船幾次,下了船還要忍著胃里翻騰的感覺快速列隊,列隊后又開始登船,就讓周而復始的訓練,讓官兵們感到極大的壓力。
好在就當部隊出征的前一天,那艘舾裝完成的樓船終于抵達了衛山郡的碼頭邊上,這讓羅沖激動不已,又有個大家伙可以運載七百人了。
士兵們在緊張的操練中,每天不知道要登船下船幾次,下了船還要忍著胃里翻騰的感覺快速列隊,列隊后又開始登船,就讓周而復始的訓練,讓官兵們感到極大的壓力。
好在就當部隊出征的前一天,那艘舾裝完成的樓船終于抵達了衛山郡的碼頭邊上,這讓羅沖激動不已,又有個大家伙可以運載七百人了。
士兵們在緊張的操練中,每天不知道要登船下船幾次,下了船還要忍著胃里翻騰的感覺快速列隊,列隊后又開始登船,就讓周而復始的訓練,讓官兵們感到極大的壓力。
好在就當部隊出征的前一天,那艘舾裝完成的樓船終于抵達了衛山郡的碼頭邊上,這讓羅沖激動不已,又有個大家伙可以運載七百人了。
士兵們在緊張的操練中,每天不知道要登船下船幾次,下了船還要忍著胃里翻騰的感覺快速列隊,列隊后又開始登船,就讓周而復始的訓練,讓官兵們感到極大的壓力。
好在就當部隊出征的前一天,那艘舾裝完成的樓船終于抵達了衛山郡的碼頭邊上,這讓羅沖激動不已,又有個大家伙可以運載七百人了。
(稍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