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新鋼郡的主要建筑是煉鋼廠的話,那么煉鋼廠里的鐵軌絕對是這次建設的焦點。
在漢部落的冶金過程中,高爐只是一個最基礎的礦物提取步驟,它負責把鐵礦石冶煉出鐵水,但卻沒辦法煉鋼,所以煉出的鐵水還需要放到一個巨大的坩堝里轉運到風機下面,以前想要做到這一步驟是很困難的,第一是坩堝的溫度太高,第二則是坩堝的重量太大,一般的路面或者小車都承受不住那么大的重量。
這事如果放到現代,那肯定都是用龍門吊或者其他的工具吊裝的,但是那樣的技術難度對現在的漢部落來說更加難以實現,于是羅沖就想出了鐵軌這樣東西,計劃在高爐和風機之間鋪設一條鐵軌用來轉運盛放鐵水的坩堝。
鐵軌放在這里的好處很多,首先就是它比一般的路面承重能力都要大,畢竟車輪是卡在整根鐵軌上的,而鐵軌下面又會鋪設很多的枕木,這每一層的結構都能起到降低車輪局部壓強的作用,就算是用來承載一個幾噸重的坩堝,估計也是沒什么問題的。
另外就是鐵軌比較耐熱的緣故,用來轉運高溫的坩堝也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最后一點就是羅沖的一些小心思了,他想讓漢部落的人們早點接觸到鐵路這種東西,哪怕現在沒有蒸汽機車頭,也沒有正式用在交通運輸上,但最起碼要讓這些人知道,哦,原來路還可以這樣做,和普通的路相比,鐵路又有什么好處,先在百姓們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這樣哪怕自己臨死前漢部落的科技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也為以后鐵路的出現留下了希望。
不過關于這方面,羅沖還是有信心的,就算自己干不成這個事情,他相信自己的孩子終究也能把火車搞出來。
羅沖和大力商量完建造煉鋼廠的事情后,還是囑咐他盡早把居民住的房子建起來,還有城墻和街道以及官署、銀行、學校等公共設施,這方面自己也會派人來給他幫忙,并表示下個月還會調集一批新的奴隸過來。
安排完這一切之后,羅沖才放心的回到了漢陽城的家中,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兩個孩子也早就睜開了眼睛,每天醒著的時間也變長了,終于有了和羅沖見面的機會。
羅沖就這樣一邊在家中當奶爸,每天研究一些哄小孩的東西,一邊遙控指揮著漢部落各地的建設任務。
這天,就在羅沖剛剛把木工坊送來的搖床組裝好,自己命人打造的撥浪鼓也完成的時候,已經出去快三個月的游智也終于送來的消息。
飛鷹傳書上面說,他已經成功的接到了坐船趕來的千牛衛將士,不過當時并沒有直接登陸,而是游智自己上了他們的船,又帶著船隊向南走了一天的水路,最后才在一片布滿石頭的岸邊靠了岸,準備在這里建城。
據游智的介紹,還有他專門畫的一張各方勢力范圍的草圖,以及沿湖地區大致的地形,此地位于大湖西岸比較靠南的位置,但是卻正好處在冒頓和蘇日圖的勢力范圍中間的交界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