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陶瓷,那東西利益并不是很大。
瓷器這東西,怕摔怕碰,還死沉死沉的,費盡千辛萬苦運到鑫部落這里來也賣不上什么價錢,哪有賣鐵鍋賺錢,現在漢部落有了煤,這以后的鐵就更不缺了,所以把陶瓷技術送給他們,不僅能拉到民心,還能促進雙方的合作,撈個人情在手里,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還有銀行業務,將漢部落的貨幣體系搬到竹島來,到時候你想買我們的好東西,就必須用漢部落的貨幣來交易。
沒錢好辦,漢部落可以收夠竹島的糧食,造成進一步的糧食緊缺,也可以收夠木材,就地制作一些小推車、農具、織布機等物,然后再高價賣給他們,強行流通漢部落的貨幣,鑫部落也只能干看著沒有辦法,漢部落就可以借此控制整個竹島的經濟命脈。
然后等到竹島民怨四起,百姓揭竿而起,鑫部落的大路也修好的時候,便是漢部落出兵替民除害,掃除大統領的殘暴統治,建立漢部落新郡之時了。
到時候把以前收購囤積的糧食往外一放,何愁民心不來。
這一套連環計下來不可謂不歹毒,但是沒見過世面的鑫統領還有他的長老們,此時卻被漢部落拿出來的好處瞇花了眼,那么多先進的技術,還要幫著他們修路,這可都是為了他們好啊,他們現在就是被騙的啥都不剩了,還要主動說謝謝的那種憨貨。
至于之前連一千輛馬車都要斤斤計較的態度,雖然表面上對漢部落是有損失的,可漢部落損失的是車嗎?并不是,車對漢部落來說算個毛,那還不是想造多少造多少,漢部落只不過需要很多牲口擴充農田面積,養活更多的人口罷了。
對于鑫部落這種貪財的態度,羅沖反而更高興,因為他們越是看重這些,自己就越好控制他們,到時候不聽話了隨便施舍一點東西就能讓他們高興的找不著北,而漢部落對于他們眼中的好東西,不過是可有可無的產物罷了,這就是科技水平帶來的壓制。
按照現代的名詞,就叫做進出口偏差,我有的是東西能買給你,賺你的錢,你卻沒有東西能賣給我,只能賣一些最基礎的工業原料。
想當初兔子就因為這個吃了鷹醬多少虧,因為自己國家的制造水平不行,什么都需要從外國進口,然而人家不僅對你進行技術封鎖,賣給你的成品還死貴死貴的。
當初兔子要是有一家企業能夠出口創匯,那簡直做夢都要笑醒,終于也能賺別人的小錢錢了。
現在羅沖把這一套反著用在鑫部落身上,怎么想就怎么舒坦。
舒坦的羅沖正懶洋洋的躺在軍營的大帳里,手里拿著一封獸牙發給自己的長信,上面將這次的行動,還有最后談判的結果全都仔細說了一遍,并通知羅沖在這邊做好接受牛馬和白鹽的準備,以及后續計劃需要的支持等等。
羅沖看的津津有味,不時的拿筆在上面畫一些重點,到時候整理成清單直接發回部落,讓他們裝船直接運到草原新城這里來。
不過放下信之后,羅沖又掀開簾子來到了外面,這兩天游智的情報已經報告了冒頓的具體情況,鑫部落那邊的帳算是清了,可是冒頓欠漢部落的帳還沒還,自己總不能什么表示都沒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