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限制牧民的流動,讓他們不再游牧,首先你就要解決牲畜吃草的問題,這個時候要是有青貯飼料或者黃貯飼料那就再合適不過了,不過這看似簡單的東西,對于這個時代來說則是難如登天。
青貯飼料是指,將水稻、玉米的秸稈或者瓜秧等綠色植物,經過發酵處理后,延緩其**過程,提高貯存時間,以便在沒有青草的季節,也能滿足牲畜食用的加工飼料。
這里面最大的技術難題不是將秸稈粉碎,那個用一把鍘刀就能做到,只是效率高低的問題;也不是沒有合適的發酵劑,青貯飼料需要大量的乳酸菌菌種用于發酵,漢部落現在雖然沒有這方面的技術,但是牧民天生自帶啊,他們長期制作食用奶酪,奶酪是什么,那就是乳酸菌發酵的產物,漢部落現在有釀酒制作酒曲的技術,想必從奶酪中研究一種‘草曲’也不是什么難事。
但最重要的卻是發酵時的密封問題,這放現代絕對不是什么難事,窖藏用大塊的塑料布,分包的可以用塑料薄膜打包,但是漢部落現在去哪弄塑料來隔絕空氣呢?
羅沖思考良久,也沒有想到什么好主意,用油布和油紙?那東西并不能完全隔絕空氣啊,勉強防個水還湊合。用鐵皮桶來裝青貯飼料?這個倒是符合完全隔絕空氣的條件,可以嘗試,但鐵皮桶的制作難度太高了,青貯飼料又是大量的消耗品,拿來裝草成本就太高了,能不用就不用。
獸皮袋子基本上不用考慮,根本沒那么多,而且也太奢侈。
最后想了很久,羅沖才想起縛馬關西北面的那片杜仲林,開發杜仲林他早就想過,但那也是打算用來做硬質塑料或者彈性橡膠的,杜仲膠這種特種橡膠,具有塑料和橡膠的雙重特性,60℃以下時是硬邦邦的塑料,就像塑料盆一樣,60℃以上又變成了彈性橡膠,現代一般都用這個做飛機輪胎的。
可是用杜仲膠做塑料布的卻根本沒人干過,漢部落能不能做出來,羅沖也不知道,這需要反復的實驗求證才行。
但不管怎么樣,沒有塑料布的情況下,今年是做不成青貯飼料了,所以千羊部落的過冬問題還是要提前想辦法。
羅沖先是去了牧民家中走訪了一下,一是為了跟他們見見面,彼此之間熟悉一下,二則是他自己想要對這里的牧民多一點了解,這樣不管是對管理還是作戰,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他就跟在鷹銳的旁邊,身后還跟著幾輛馬車,裝載著很多的禮物,每到一家的帳篷,羅沖就會將這一家人都叫起來,先讓鷹銳給他們登記戶口,然后再發一口鐵鍋,一把勺子,一個巴掌長的小短刀,這是供他們切割肉食用的。
起初鷹銳還反對過這個事情,但是羅沖倒是認為沒必要那么防范他們,一家一把水果刀就能造反了?他們要是真的想反,身上的弓箭不是更有用,什么叫揭竿而起,那就是拿個木棍竹竿都能造反,這跟有沒有鐵器關系不大,重要的還是要看統治方法。
漢部落最早接觸千羊部落的時候,他們的人口還沒到兩千,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卻已經是一個兩千多人口的大部落了,可就是一個這樣的部落,誰能想到他們居然還在用石刀切肉,簡直和拿手生撕沒什么兩樣,所以羅沖現在送給他們鋒利的刀具只會贏得對方的感激,怎么會遭到反叛呢。
而且就連漢部落本部也一樣,羅沖一直都沒下過什么禁武令之類的東西,家家戶戶常備鐵矛,弓弩雖然沒有,但是長弓并不禁止,那東西容易制作,兩個小時就削一根,民間大量持有,如果你有錢的話,甚至可以去鐵匠鋪定制刀劍,只要你是自己用的,別走私到外面去就行。
之所以這么做,不僅是因為羅沖自信沒有人會反自己,而且更是為了百姓的安全著想,要知道漢部落可是一個新興的部落,每年還有大量依靠狩獵生活的野人加入,你讓他們直接改狩獵為農耕,放棄所有的武器,他們也不可能一下子習慣。
再說漢部落每年都要向外拓荒大面積的農田,而這些農田又是擠壓野獸的生存空間得來的,就是干農活遇到猛獸襲擊也是經常有的事,別說漢部落這個時代,就是我兔建國時,還經常發生野生老虎進村傷人的事情呢。
所以在漢部落,早晨看到一群農民扛著鋤頭,背著弓箭,腰里挎著刀劍去鋤草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那都是他們自保防身用的,已經開發了好幾年的地方還好些,越是漢部落的新設郡縣,開荒的時候耕牛被野獸襲擊越不稀罕,像這樣的地方,一般耕地的時候都要安排幾個鄰居拿著武器在周邊巡邏,種個地跟打仗一樣。
果然,各家各戶在收到了一把小刀以后,全都高興的不得了,還有不少的牧民婦女和小孩拿出奶酪或者肉干來送給羅沖,但他也只是嘗嘗而已。
牧民的奶酪肉干,就像農民的糧食一樣珍貴,甚至還要更重要一些,農民日子過的苦,那牧民只能更苦,農民好歹還有個固定的家,但是牧民只能追逐水草流浪,羅沖又怎么會去吃喝他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