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需要用到的人員齊備,各種相關的材料和設備羅沖也準備了一些,玻璃的試制工作也就要正式開始了。
燒玻璃和煉鐵不同,原材料不能和燃料直接混燒,所以還需要一個耐熱材料制成的坩堝,好在漢部落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多的成熟經驗,直接拿鑄鐵時用的坩堝就可以使用了,而且普通玻璃熔融需要的溫度并沒有銅鐵那么夸張,最高也只需要一千度以下的耐受度就夠了。
“先把爐子的火燒旺,其他人配置材料吧。”羅沖看準備齊全后,便對著眾人下達命令道。
“是,首領。”眾人應了一聲,立刻就開始了自己負責的工作。
幾個來自冶金工坊的匠人開始嫻熟的點起了爐子,然后鼓動風箱還是燒火,而那幾個負責記錄實驗數據的學生也開始按照羅沖給出的配方配置起了材料。
燒結玻璃需要用到含有氧化硅的材料,含有這種物質最常見的便是沙子,當然沙子這種東西不是在沙漠就是在海邊,而漢部落是一個處于平原和山區結合的地理位置,沙漠和海邊離著都比較遠,所以羅沖選擇的是瀏陽河中的河沙,以及礦山上采集的云母和長石。
云母是一種石灰石的變種,經常和石灰石生長在一起,不過所處的地層要更深一些,而漢部落的八寶山就恰巧有這種東西,另外的長石則可以看作一種半透明的大號沙礫,有時候在石頭山上就有不少,更多的則是混雜在河邊的鵝卵石中,這兩種東西其實也是很常見的一種物質,所以獲取并不困難,但依然只能作為河沙的輔助材料來用。
除了這些基礎材料外,還有煤粉,硫酸鹽,白堊也就是石灰晶體,以及最重要的催化劑,純堿。
好在這些東西羅沖都已經湊全了,甚至還多準備了幾種化學試劑用于改良配方,其中的純堿在漢陽城西面的鹽礦就有發現,直接采集后提純就可以,硫酸鹽類的試劑羅沖則是選的硫酸亞鐵,這個直接用黃鐵礦燜燒就可以得到,有以前成功制作硫酸的經驗,所以弄點硫酸亞鐵也不是難題。
由于羅沖并不知道這幾種材料相應的比例,所以他給出的配方也只是個自己估計出來的數值,到底能不能成功還要經過反復實驗才行,這也是他親自來主持這個實驗的原因之一。
反正不管怎么配,作為主要成分的沙子都是占比最多的,其次是白堊和煤粉,最后是純堿和硫酸鹽這兩種催化劑,用漢部落已經普及的木桿秤稱好了各種材料的重量,然后在一個料斗中充分的攪拌混合,最后倒進早已準備好的坩堝中。
就在準備材料的時候,燒結爐中的溫度也已經升了上來,羅沖當即讓工匠們把坩堝送入爐中,然后就開始耐心的等待起來,趁著這會沒事的功夫,這些不是經常能見到首領的工匠們也趁機和羅沖聊起天來。
“首領,這些沙子真的能燒成玻璃嗎?”一個剛剛配完材料的學生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