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牛尾,迎接他只能算順帶的活兒。
下了船的牛尾沒有直接回家,他準備在漢部落使團這里住上幾天,先觀察觀察再說。
看著獸牙指揮著人群不停的從船上卸下物資,雖然很累,但是眾人卻喜笑顏開,這一天他們實在等了好久了。
鐵錠被一筐筐吊了下來,然后是各種工具,還有用麻袋包裝的大量錢幣,使團要在竹島建立銀行,發行漢部落的貨幣,這是早就定下來的事情,現在終于要開始了,說不準將來還會在竹島開設造幣廠。
于是乎,牛尾的思維就發散了。
漢部落要在竹島推廣錢幣,那么指望一直從后面運是不現實的,竹島的人口不比漢部落少多少,需要的錢幣數量十分巨大,所以將來在竹島建造幣廠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可是一旦漢部落在竹島推廣貨幣,那鑫部落這邊會做出什么反應?是抵制,還是同樣發行自己的貨幣?
畢竟鑫部落也是有銅的,而且數量還不少,銅器鑄造的工藝也不低,雖然漢部落那種精美的沖壓印花硬幣做不出來,但是鑄造幾個帶字的硬幣卻不成問題,那么就不能排除鑫部落自己造幣的打算。
可是這樣一來,鑫部落會不會禁止漢部落的貨幣在竹島流通,漢部落的銀行會不會承認鑫部落錢幣的價值?雙方會各自做出何種反應?自己又能從中做點什么,換取到什么好處?
已經在漢部落接觸了貨幣一年多的牛尾,對這東西的用途以及流通過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果漢部落在竹島推廣黃銅貨幣,那就肯定要承認鑫部落的銅器價值,因為兩者本來就是一種材質,你的銅是錢,為什么我的銅就不值錢,你不承認我的銅器有價值,就等于在告訴別人你自己的銅幣不值錢。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所以漢部落到底會怎么做,才能解決這樣的麻煩呢,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漢部落的貨幣肯定是推廣不出去的,但是如果承認鑫部落的銅器價值,那他們拿著自己家的銅鋤頭到漢部落使團這里來換商品,換錢幣,漢部落到底換不換。
不換就沒辦法推廣,換了漢部落肯定要虧死,該怎么辦?
要不然自己去找大統領說說,勸他別給漢部落找麻煩,現在兩個部落正處于蜜月合作期,還是不要因為這點事破壞了關系為好,現在應該抓緊機會好好發展自身才對。
這樣說也不知道大統領信不信,會不會答應。
這事不能急,不行,自己得去找獸牙說說,問問他漢部落的打算,需不需要自己從中配合。
嗯,看來是到了要表明態度的時候了,時間不等人吶。
眼見裝卸物資還要不短的時間,牛尾沒心思在那干等,于是就找了個人帶路,領自己在使團的駐地里看看,參觀一下。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駐地這里儼然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城,只不過沒有修建城墻,其余的房子,屋舍,商鋪,集市,倉庫,碼頭,工廠,官署,甚至還有一座石磚壘砌的銀行,都已經有模有樣的擺在那了,現在就還差一座學校,再加上一圈圍墻,那就和漢部落本部的那些城池沒什么兩樣了。
至于為什么沒建學校,考慮到漢部落自己的紙都不夠用,竹島自己造的紙現在還處于材料準備階段,就算弄了學校,又怎么叫別人上學呢?
可是使團為什么沒有修建城墻?
也許他們還想繼續擴大這個駐地的規模吧,牛尾想到。
使團創建的集市這里人很多,來買賣交易的當地土著一群一群的,他們拿著自家養的雞和雞蛋,或是用扁擔挑著糧食來賣,也有來賣牲畜的,主要以羊和豬為主,這是百姓家中最常見的家畜和家禽。
在這里可以換到很多東西,雖然都是一些小工具,比如針頭線腦的東西,因為鑫部落自己沒有,所以只能來這里買,有的來買針直接趕著一頭豬來換,使團這邊連說沒有零錢,找不開,這沒法賣。
賣豬的土著就要求把豬全換成針頭線腦,然后他自己再背回家和家鄉的父老鄉親去分,去換,有人想從他這里拿貨,就只能用東西來換。
使團手中的針頭線腦顯然成為了貨幣一樣的東西,居然開始當作保值的物品開始交換流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