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報飛回去最快也要兩三天的時間,暫且不表,單說虎賁衛的軍司馬薛青窯領人去安撫竹島百姓的事。
薛青窯是第二任虎賁衛軍司馬,和前任薛棟梁是同族關系,兩人都是早期加入漢部落的穴部落成員,共同點就是同樣組織過上千人的工程項目,比如建城,挖河,造學校之類的大工程,說白了就是包工頭出身。
包工頭的身份是個大優勢,都擁有大單元的后勤保障經驗,所以也是正規軍軍司馬的第一人選。
薛青窯先是領人去了最近的村莊,為了減少當地百姓的恐慌,他還特意調了一些剛才沒有直接和敵軍交手的士兵來,這些戰士身上干干凈凈的,也沒有什么血跡,其中更是不乏一些前不久才化妝成商隊前來推廣貨幣的士兵,可以說當地的百姓看他們比較面熟,交談起來比較容易有親和力。
隨行的還有金吾衛和使團聯合派出的翻譯,為雙方提供溝通上的保障,如果說當地的百姓們對這些戰士還不夠熟悉的話,那這些常年活動在竹島和使團的翻譯就絕對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一行人騎著馬趕著車,總共一百來人一起來到了最近的一個村莊,但是那些明顯剛剛還有活動痕跡的村落里此時卻一個人也看不見。
村落中林立的竹樓家家關門閉戶,但卻能從那些竹樓的縫隙中看到很多雙偷窺的眼睛,顯然百姓們并沒有逃走,還有的人甚至拿著簡易的武器藏在竹樓下面的畜圈里,守著自家最重要的財產,牛和羊......
薛青窯看到當地百姓的反應,不禁笑了笑,然后揮了揮手,立刻就有兩名士兵在村落中的大樹樹干上張貼安民告示,這也是當初羅沖的交代,因為在和陌生部落打交道的時候,羅沖一項秉承著正式的書面交流方式。
你看不看得懂那是你的事,反正我們是有文字有文化的天朝民族,你看不懂那你就是蠻夷,先從氣勢上碾壓對方,讓他們知道自己到底面對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
等貼完了安民告示,薛青窯見還沒有人出來,就招呼身邊的一個翻譯開始對村民喊話了,他說一句,便讓翻譯喊一句。
“村中族老可否出來一敘?”
“我大漢軍隊初來乍到無意冒犯,此番興兵竹島概因鑫統領背信棄義,膽大妄為,勾結草原豪強與之狼狽為奸,攻打我漢部落開源郡在先,殺我大漢士兵千余人,截殺我運鹽商隊,為報此仇,故而興兵于此。
但我們漢部落首領宅心仁厚,不忍生靈涂炭,妄造殺孽,特意下令此戰只誅鑫統領首惡及其軍隊幫兇,萬不可與當地百姓為難。
還請諸位父老鄉親們放心,我們漢部落治軍嚴明,統轄有方,絕不會欺辱當地鄉親父老,更不會搶奪你們一針一線,若有違背此令者,諸位可到我們的駐軍部隊舉報,我們對犯錯的士兵決不輕饒,一定梟首示眾給你們一個交待。”
這段話便是寫在安民告示上的東西,薛青窯也不過是把告示上的內容宣讀了一遍而已。
等告示宣讀完畢,場面一時安靜異常,只剩下晚風吹拂樹葉發出的嘩啦聲,不過薛青窯很清楚,那些躲在竹樓里的百姓一定在聽。
果然,這告示宣讀完還沒一分鐘,便有一間竹樓打開了房門,從中走出一個須發花白的老人,正是此地的族老沒錯了。
說實話,當地周邊幾個村落對漢部落的印象還是不錯的,這些好印象主要建立在使團這兩年在當地的行為上,公平貿易,甚至還愿意吃些小虧,還傳授了當地人很多技術,最近的幾個村落都是和使團學習種麻織布的大戶,和使團來往頻繁,覺得漢部落并不是那種會無緣無故跑這里燒殺搶掠的部落。
要不是村里的年輕人連滾帶爬的跑回來,一口咬定漢部落在他們的農田里殺人,這個村的族老是說什么都不會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