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的人更是直接透露自己認識鑫部落其他兵團的誰誰誰,表示自己愿意代為聯系,勸他們主動投降,不要和漢部落作對,只希望漢部落能夠放他們一馬,不要把他們當作俘虜,最起碼也不要殺死他們等等。
這一重要的信息也被基層的翻譯的和小司馬們迅速反應了上去,戰俘愿意替漢部落策反其他鑫部落的兵團,這件事是血屠和薛青窯沒有預料到的,兩人也快速針對這個情況討論了一下研究可行性。
鑫部落的兵團種族觀念很重,因為幾個兵團基本上都是以氏族為主要單位進行劃分和管理的,他們現在抓的這一批就是以器氏族和草原人為主的兵團,其他兵團又是其他氏族為主的軍隊,讓現在這批戰俘去策反另一個氏族的兵團,效果應該不大,而且還有提前暴露己方軍事行動的風險存在,所以并不是很值得操作。
但有希望終歸是好的,如果條件真的成熟,在漢部落這邊有必勝把握的情況下,倒是真的可以派人去試一試,不過壓根別指望靠這個打勝仗就是了,一切的勝利還要建立在己方絕對的實力上才有可能實現。
接下來的幾天里,先是經過斥候的偵察和司馬們的分析,給驍騎衛、鷹揚衛、豹韜衛三個衛所找好了永久性駐地的位置,然后血屠就命令這三個衛所立刻向駐地開拔了過去,隨行的當然還有分配給他們的戰俘勞動力。
后方的局勢逐漸穩固了下來,一批批的物資和糧草也趁著這個時間迅速運送到了前線,其他的幾個衛所的兵力再次集結起來,手里有兵有糧有武器,血屠立刻就看向了地圖,開始根據這幾天斥候們搜集到的情報,制定下一步的作戰方案。
隨著豹韜、鷹揚、驍騎三個衛所的入駐,實際上漢部落已經取得了竹島六個郡中的三個郡的實際控制權,下一步自然是要咸豐郡和觀海郡兩個地方進攻,進一步取得戰爭第二階段的勝利,最終由飛熊衛和虎賁衛對架海郡內的鑫部落余孽進行最后的絞殺。
所以針對攻略觀海郡和咸豐郡的軍事計劃,也迅速在軍隊高層的討論聲中確定了下來。
而在另一邊的漢陽郡中,羅沖也終于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前線戰報,他雖然把這次戰爭完全放權給了血屠來指揮,可心中的牽掛當然是不可避免的,天天算著日子大軍何時登陸,何時能收到前線的戰報,前線的戰況會不會順利等等。
但當羅沖終于看到前線戰報的匯報后,心里這才輕松的吐了口氣。
登陸二十四小時之內就贏得了第一場戰斗的勝利,而且還取得了自身無一人傷亡,全殲敵軍兩個兵團四千人,俘虜活捉三千多人的驕人戰績,這足以說明自己當初沒有看錯人,血屠和薛青窯組成的領導班子不僅完成了自己的戰略要求,甚至還超額的完成了任務。
活捉三千多人的戰俘作為勞動力,這就是他們表現的最為亮眼的地方。
因為這些人非常清楚,在他這個首領的眼里,人口實在是太缺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