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好像是漢部落的一個郡,不知道有多大,長什么樣子,那里的人是不是也和咱們長得一樣?他們的生活一定過得更好吧?”
“那個光是什么?為什么它一直在轉圈?這是漢部落的人弄出來的嗎?”
“離得還有多遠啊?都能看到燈光了,應該不遠了吧,這都走了四十多日了!”
一時間甲板上變得熱鬧無比,民兵們全都七嘴八舌的討論了起來,這樣的情況馬上就引來了船長的注意,聽到民兵的議論聲,船長很快出現在艉樓甲板的邊緣,沖著下面的民兵大聲喊道。
“同胞們,前面就是咱們漢部落的衛山郡了,那兩道不停旋轉的光柱,就是衛山郡碼頭的啟明星燈塔發出的光,專門用來給夜航的船只指引方向用的,這說明我們已經到了衛山郡最為繁忙的內陸航道,等到明天上岸,大家就能好好休息一番了。
“前面的衛山郡,是咱們漢部落一個農業大郡,常駐人口足有四五萬人,這些人口分布于衛山郡下轄的六個縣城中,同時衛山郡也是咱們漢部落內陸最大的一個水陸轉運碼頭,很多前往北方的船只,都是從這里出發的,包括去年出征北方的神策衛,也是從這里出發,現在我們很快就要到地方了。
“等我們明天天亮上岸,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因為到了地方,就對看管奴隸的事情放松,一定要防止奴隸在人口密集的城池里鬧事,所以大家最后再辛苦一下,那么多的人,我估計上面肯定會讓他們分批上岸。”
船長像是職業導游一樣,先是簡單的給民兵們介紹了衛山郡的情況,也好讓大家心里有個底,別等到時候再整出什么亂子。
事實上,這一番介紹還是比較有用的,最起碼在船隊靠近碼頭,民兵們肉眼看到燈塔的時候,沒有傻乎乎的直接納頭就拜,喊什么神靈保佑之類的傻話。
大家驚嘆歸驚嘆,但都已經知道了那是漢部落的人工造物,就是一個超大號的電石燈,沒什么好稀奇的,民兵們才沒有胡思亂想,自我腦部。
電石燈我見過啊!咱們船上就有!
想不到漢部落的工匠那么厲害,居然可以把燈造的那么大!
這大體就是他們見到燈塔時的真實感想。
衛山郡的碼頭雖已經是深夜,但卻并不平靜,不遠處城池里的百姓當然早已休息,但是對于貨物轉運的碼頭來說,卻是繁忙的很,碼頭的每個日日夜夜,不知道有多少的貨物會被從火車上卸載下來裝到船上,又有多少的貨物從船上裝到火車。
岸邊一排整齊的塔式起重機正在吊運貨物,將裝滿焦炭的吊籃運載至火車的上空,然后再控制閘門將焦炭傾瀉下去,旁邊的起重機也在不停的吊裝著鋼軌和鋼筋,以及大量的鋼錠,這些都是要送往南方的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