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所有的信件收齊打包,卷吧卷吧全都塞進了兩只竹筒里,蓋上蓋子,貼上封條,再封上火漆,當晚就用巨鷹送了出去。
兩日之后,待在家中的羅沖就收到了這兩竹筒的信件,禁衛當著羅沖的面把竹筒拆開,然后又將所有的信件按照郵寄地址進行分揀,分別轉送出去,游野自己的那封信則留在了羅沖的手里。
信中自然就是去病說的那一套,游野先是對羅沖問候了一番,然后詢問食品工業的事情是否屬實,又說起了自己想要辦冰窖的打算,冰窖不僅可以致富,還能解決百姓漫長的冬季無所事事的事情,不過在冰窖的規模上,去病卻建議搞得大一些,為此游野想要聽聽羅沖的意見。
羅沖看后忍不住給游野點了個贊,這人不愧是個機靈的,居然能想到充分利用當地的惡劣氣候致富,在常人看來無法進行生產的冬天,卻也能在他的手中創造財富和價值,這樣才應該是他選出來的郡守嘛!這人還真有點經營的腦子。
于是他當即就寫了封回信,表示這個冰窖可以搞得大一點,干脆就叫制冰廠得了,并且羅沖還給出了一些意見,首先這個地方要選好,便于水路交通,還要靠近干凈的水源,方便冬天去冰。
另外羅沖還針對此事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商品標準化,冰塊也是一種商品,這個沒毛病吧?既然是商品,當然應該進行標準化管理。
首先,冰塊的體積就要制定出一個標準,多長多寬多高的冰塊為什么標準,這個標準的尺寸要控制好重量,方便人員搬運,也方便船只運輸,還要方便制冰廠進行存儲,另外就是方便定價。
到時候進行交易的時候,無需再用秤來稱重,就按標準尺寸的冰塊來賣,一塊多少錢,這樣也方便算賬,也可以讓買家有個概念,他要的冰塊是多大的,究竟有多少。
其次是冰塊的品質等級,按照羅沖的想法,初步將冰塊分為三個標準,最低級的是冷藏級,用來建造冰窖或者凍庫,保存一些生鮮食品,包括海鮮冷藏之類的。
中等級的標準是冰鮮級,這個可以放在木桶或者箱子里,拿來冰鎮啤酒和汽水。
最高品質的就是食品級,這個等級的冰塊衛生標準最高,首先結冰的水源就要最好的,如果是山泉那就更棒了,其次是在采集和運輸中也要全力保證衛生情況,因為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食品級的冰塊是可以拿來直接吃的。
比如直接加在酒水里面,或者做海鮮料理拼盤的底襯,總而言之,就是那種可以放心吃的冰塊。
別看只是小小的冰塊,經過羅沖這么一分級,就能賣出最少三個價錢來,其中的利潤自然也比直接賣一樣的冰塊更高一些,這就是經商的頭腦。
除了對食品工業表示肯定,以及冰塊的分級想法之外,關于制冰廠的建造,羅沖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建議直接找個靠近水源的山區,然后把山挖空建立貯存冰塊的倉庫,而且對外最好修一條直通碼頭的封閉走廊,這樣就可以減少冰塊在太陽下暴露的時間。
如果是平地的話,那就直接在地上挖深坑,在下面建造巨大的冰窖,挖出來的土就直接蓋到冰窖的上面,造一個人工的小山,深厚的土層或者山體對隔熱保溫非常有作用,其他的就沒什么要交代的了。
關于制冰廠的規模,那肯定是越大越好,將來等啤酒和汽水在漢部落各個郡縣興起了之后,一定會有巨大的市場,尤其是在南方,那個地方天熱的時間更長,只要冰塊的價格不是很貴,絕對不會有賣不掉的情況。
將回信寫好之后,羅沖立刻讓禁衛把信發了出去,然后就開始幻想漢部落將來的美好生活。
海鮮,羊肉串,燒烤,冰鎮的啤酒和汽水,放在有夜光功能的熒柳之下,這愜意的夏日生活,他都忍不住期待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