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那些鋼鐵機器那么大的力氣,又不需要吃飯休息,只需要往里面塞滿黑石頭,灌滿水,就可以不知疲倦的持續勞作,關鍵是那些機器的效率也要比人力高得多,漢部落傻了才會愿意用這些人來挖煤。
養活一百個工人需要多少糧食和肉食?養活一臺機器需要消耗多少東西?煤就是地里挖出來的,水在河里有的是,一臺機器最多需要兩個駕駛員就可以操縱,怎么想都比養活那么多的工人劃算。
事實也是如此。
漢部落以前確實需要不少的奴隸來維持礦業開采的運轉,但是現在不需要了,因為有了各種工程機械的關系,整個漢部落的采礦業都在進行積極的工業轉型,能用機器做的事情,就盡量不要用人力。
啟安郡這邊的煤礦和鐵礦也是如此,游伏在見識了各種工程機械的厲害之后,他就開始主張全都用機械采礦了。
這次給羅沖發的物資申請,要的就是十臺挖掘機,兩臺壓路機,自卸式翻斗拖拉機有多少要多少,裝載機最好不低于四臺,這樣他就可以同時開發兩座礦產了。
另外游伏還在信中說,他已經派人在更北一點的地區發現了大量的石灰礦,只要有了這些石灰,他們這里就可以建立煉焦廠,以及水泥廠,甚至連南方使用的電石燈里的電石,這里也可以自行生產,不需要從北方遠距離運輸。
石灰石并不是什么稀罕的東西,這種礦物到處都是,被游伏找到也很正常,既然有了煤碳,有了石灰,那建立煉焦廠的事情就是板上釘釘了。
不過游伏也在信中再次說道,如果要建立這些工廠的話,最好再弄一些配套的機械設備來,不然可能無法開工。
什么水泥廠,煉焦廠,說的好聽,想著也非常誘惑,但是投入卻是十分巨大的,各種大型的機械裝備,想要運過來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好在從承康郡的河岸邊到啟安郡的鐵路已經修好了,不然還真不好運輸。
而羅沖對此自然表示全力支持,南方想要發展起來,就自然少不了工業,想要有工業,煤碳和鋼鐵這兩個支柱型產業就不能沒有。
現在羅沖還正計劃著舉家南遷,將來他還準備在南方建立一系列的工廠,數量大概有上百個之多,這么多的工廠,需要多少鋼筋水泥來修建廠房,又需要多少鋼鐵來生產機械設備,到時候又需要多少的煤碳來維持那些蒸氣機的運轉?
想要實現這些目標,自然不能對游伏的物資申請置之不理,只不過這個事情哪怕是羅沖自己,他也不是能立刻決定的。
他恨不能游伏要什么自己給什么,游伏要一個,自己直接給他一雙,問題是那些重型工程機械都是需要工人來生產制造的啊,不是羅沖一句話就能變出來的。
而且皇宮那邊的游智,和跨海大橋那邊的筑平,他們見識過了工程機械的厲害之處,也一個個的伸著脖子要要要,問題是總產量就那么多,給誰不給誰就是個大問題了,羅沖自己也不好辦,只能一邊派人去找林飛和大力催產量,一邊來協調各個地方的需求。
最新一批的工程機械下線出廠,羅沖立刻安排給游伏送了一部分過去,另外又給都城的游智送了一批過去。
跨海大橋?慢慢磨蹭去吧,反正羅沖不是特別著急,修那座橋真的是為了通車那么簡單嗎?漢部落有的是帆船可以負責兩地之間的運輸。
羅沖之所以堅持修那座橋,就是為了加強漢部落或者說,北方大陸對瓊州島的控制力度,讓這個島嶼不會輕易的丟失或者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