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很快就乘坐小船去往了新化郡。
這些船只都是當初漢部落在鑫部落時期到處賣貨用的,尤其是那次用鐵換銅的時候,更是出動了大量的這種單桅小船,總長也只有十二米,船尾還有搖櫓,即便不用風帆,這么小的船也可以用劃槳的方式前進。
小船很快就沿著清水河逆流而上,而古計和田洪兩人也站在甲板上看著兩岸的風景。
新化郡的清水河兩岸全是水稻田,曾經的竹島上只有玉米這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其他的還有大豆,但是那東西不能當飯吃,不過自從漢部落踏足了這處土地之后,這里的作物種類就多了。
漢部落從這里帶走了玉米和大豆,相應的也送來了水稻和花生,還有大麥小麥等糧食作物,雙方的交流應該是共同豐富了己方的糧食品種。
不過自從漢部落占領竹島,將其變成瓊州島的第二年,這里就開始推廣水稻了。
相比于玉米,水稻更加高產,也更加適應瓊州島的海島氣候,而且水稻的營養也要更加豐富些,又是精細糧,老幼皆宜,遠不是玉米能比的了的。
所以水稻這個東西一經推出,就迅速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現在已經成了百姓們每年必中兩季的作物,整個瓊州島,除了那些水源和地形實在不適合種水稻的地方還在種玉米,其他靠近水源的地方大多都種滿了水稻。
除了在田里除草種地的百姓之外,兩人還在船頭的甲板上看到了一些小孩拎著竹簍在水稻田里摸蝦和螃蟹,運氣好的話還能摸到黃鱔和泥鰍,不過這也只是好運一點罷了,最起碼能給百姓改改口味。
其實真要說吃肉的話,瓊州島這里是已經不缺肉了的。
在漢部落統治這里之前,這里就有飼養山羊的傳統,而從漢部落接手了這里的統治之后,瓊州島現在的家畜家禽的種類也直線飆升了。
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兔子,這東西養的比雞鴨還多,次一級的就是雞鴨,然后才是豬和羊。
百姓們光是兔子就已經吃不完了,哪里還會惦記著田里那點蝦蟹,說白了還是小孩子們愛玩,才去田里摸蝦的。
古計、田洪他們一路乘船來到了新化郡的城池,說是城池,其實卻非常的小,看起來也就比漢陽城大不了多少。
這是因為竹島根本不是漢部落一手經營起來的,這里的百姓早就有了聚居的村落,漢部落中途接手,再想讓他們搬遷到城里來住,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畢竟故土難離。
他們很快就在這座小城里找到了郡守的官署,簡單的經人通報之后,葉安他們就得到了召見。
進了正廳,葉安看到鐵砧的時候當即就率先拱手問好。
“拜見新化郡鐵郡守!”說著還微微躬身作了個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