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場之上武將對敵也好,還是亂軍之中沖殺混戰也罷,最怕的不是功夫高強槍法或者刀法精妙的,最怕的就是用錘、用棍的武將。
因為有句話叫一力降十會,碰上招式精妙的,你還能對對招,或者憑借一身好盔甲擋兩下,但是碰到用錘、用棍的,無論是兵器對撞,還是靠著盔甲抵擋,都沒用,要么兵器砸壞,要么盔甲砸壞,然后不是骨頭斷裂就是內臟破裂,當場就失去戰斗力。
這一點,特別是在楊妙君當前所在的隋唐最為出名。
隋唐十八條好漢,三個用錘的,分別占據第一名、第三名、第十五名。
第十五名的鑌鐵軋油錘梁師泰且不說,第一名擂鼓甕金錘的李元霸強橫無敵毫無疑問,第三名的八棱梅花亮銀錘的裴元慶,雖然排在御封橫勇無敵天寶大將軍的宇文成D之下,卻也有過一錘把宇文成D砸吐血的戰績。
雖然那是宇文成D先經過車輪戰已經力疲了,但是如果換個人,別說砸吐血宇文成D,不被宇文成D打吐血就不錯了。
“所以……我最好的選擇就是走李元霸的路線,用重兵刃一力降十會,技術不夠,力量來湊?”
楊妙君沉吟起來,這也算是自己唯一的優勢,本身因為之前身體里融入過浩克的血液,所以體質,特別是力量方面就遠超常人,后來得到了應龍九變,在動管局世界吸收了那么多轉化者類型的妖怪,雖然第一遍還沒完成,但是也算入了門,就算不變成半個霸王龍的荒野屠夫形態,用個三兩百斤的東西作為武器也沒什么壓力。
再加上已經恢復幾分的自愈能力提供的體力和傷勢快速恢復帶來的優勢,耐力和顧慮兩個問題都得到了足夠的解決。
“不過用錘子的話,是不是太短了點?”
楊妙君的眉頭又微微皺了起來。
沙場之上騎馬沖鋒,武將對決,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絕對是展現的淋漓盡致,雙錘再大,長度也絕對不足常規沙場武將的馬上長兵刃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李元霸裴元慶他們有精妙的錘法和十幾年如一日的練習,自己可沒有這些。
而且雙武器的運用,絕對比單一武器更復雜,這也是楊妙君最大的短板。
“加長加重三尖兩刃刀?”
三尖兩刃刀,因為自己的喜愛,算是目前為止,楊妙君所掌握的最好的一種冷兵刃了,但是如果加重到三百多斤,那整體的比例大小可就畸形到沒法用了。
“我記得13版隋唐里,隋唐四猛八大錘之一的秦用,手里的熟銅倭瓜錘,就被換成了一根兩米多長的八棱大棒槌,還號稱什么八棱紫金降魔杵?”
楊妙君糾結半天想起了什么:“所以,不如就弄個混合的武器?”
重兵器,可不止錘和棍,嚴格說起來,大刀、長斧甚至三尖兩刃刀和釘耙、日月方便鏟、狼牙棒,這些都屬于妥妥的重兵器。
“那就一根兩米半的實心鋼棍,前段用一個實心大鋼球作為主體,兩側各接一道斧刃,前邊再探出一節槍尖,當做是長柄的大錘和雙人車**斧的結合,夠長、夠重,還有利刃能劈砍捅刺,橫過來用中間的大鋼球也能不影響作為錘子砸碎盔甲。”
一邊想著,楊妙君一邊用手大致的比劃起來:“斧攥那一端弄個螺紋或者卡銷,接個鐵鏈內藏的小型狼牙棒,既能作為重心平衡,還能在交戰的時候摘下來,出其不意的當做暗器搞偷襲。”
一邊想著,楊妙君一邊召喚出來了一匹馬作為代步。
找出一副在動管局世界打著拍電影制作道具的名義制作的馬鞍等東西,剛要捆扎到召喚出來的這匹馬的身上,楊妙君的動作忽然停了下來:“單殺十八條好漢……這任務,也不是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