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啊~”
“叔寶~”
聽到秦瓊的死訊,還有楊妙君手中的武器作為信物,本就因為連續多日被關在木籠囚車中押送往長安,而身心俱疲虛弱不已的秦瓊老母親與妻子,當場就發出一聲悲呼昏倒了過去。
好半晌后,又是喂水、又是掐人中,才算是把兩個人喚醒,而后等到她們的悲傷沉淀了幾分后,楊妙君立刻就提出了要把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安置起來的打算,并且給出了海外島嶼和幾個此時富庶平安的大城作為選擇。
但是最終,在秦瓊母親的堅持下,還是派老肆和黃加飛以及齊峽還有海信四個人,帶著其余那三十個轉化者,一路護送著前往北平府投奔秦瓊的姑父羅藝去了。
雖然說身在長安的昌平王邱瑞距離已經快到了潼關的他們更近,再有三兩天的路程就能到,并且昌平王邱瑞的妻子,還是秦瓊母親的親姐妹。
但是自古以來,人們的觀念里就有一句話叫做;姑舅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娘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雖然現在秦瓊的母親和昌平王的妻子,也就是秦瓊的親姨娘都還活著,但是到了她們這個歲數,誰都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到時候秦瓊剛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可就成了沒人管的外親了。
而到了北平府羅藝那里,就算老太太,甚至秦瓊的妻子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前都死了,憑借著姑舅親,孩子也不算是外親。
更別說,秦瓊和昌平王府的人,其實只有一面之緣,哪怕是賈柳樓四十六友結義中,有昌平王的兒子邱福一個,但是論關系、論親近,也遠遠比不上在北平府傳槍遞锏數年的羅成。
此外老太太還記得,在北平府,除了羅成一家三口,不僅還有十幾個秦瓊的結義兄弟,羅藝手下的中軍官杜差,除了同樣是親情的結義兄弟之外,還是曾受過秦瓊的恩,在秦家住了好久才撿回一條命,她老太太自然熟悉。
而且她還聽秦瓊說過,秦瓊收了一個義子干兒,本領高強,比他秦瓊還厲害,此時也正在羅藝手下未將。
別人可能會在老太太他們如果有一天都出了什么不測后,漸漸的不管孩子,秦用這個干兒子,是肯定不會不管秦瓊的親兒子的。
并且,老太太還想到了一點,雖然昌平王邱瑞的武藝也挺高強,但是比起羅藝還是差一些,并且邱福的武藝是肯定遠遠不如羅成的。
到時候秦瓊的兒子長大之后想給秦瓊報仇,肯定要學一身高強的武藝才行,這一點上,羅藝就比昌平王邱瑞更合適。
再加上秦瓊和羅成,到時候可就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至少三個頂尖的高手一起去給秦瓊復仇了,這一點,也是昌平王府所不能比擬的。
更別說,在楊妙君的刪減掉關鍵地方的講述‘秦瓊之死’中,老太太下意識的,或者說所有不知情的人,都會下意識的以為秦瓊是被大隋哪位追殺秦瓊這個叛賊的將軍所殺。
到時候想要找一位當朝武將報仇,很有可能除了自身武藝,還需要一些其他的助力……比如起兵反隋!
而邱瑞和羅藝雖然都是王爺,都是開隋九老之一,但是昌平王就是個閑散王爺,羅藝確實手握重兵,在邊疆停掉不停選,算是半個割據自立的軍閥。
所以老太太思來想去,雖然從她個人角度,肯定是昌平王府,自己的親姐妹那里更親近,但是為了孩子、為了以后、為了給秦瓊報仇著想,怎么看都是北平羅藝那里更好。
所以最終哪怕自己的親姐妹就近在咫尺,秦瓊的母親還是執意選擇了去投奔自己的小姑子、秦家至親的羅藝。
“走吧,咱們去瀘州天堂縣,八里二賢莊。”
目送著老肆四人護送著秦瓊家眷北上離開后,楊妙君深吸一口氣,準備策馬回到渡輪,繼續順流而下,按照計劃前往滎陽,從滎陽登岸再前往二賢莊。
“老楊,我想起一件事。”
就在楊妙君準備翻身上馬的時候,老謝忽然拉住了楊妙君:“咱們要是這么按照原本的計劃趕往單雄信家的話,恐怕就來不及了。”
楊妙君一愣:“怎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