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前邊過了河就是雒陽城了,開,加開速度,速速隨我前去救駕!”
洛陽城北,黃河北岸,李淵、李世民、李元霸父子三人,帶了百余名親兵家將,一路晝夜不停風塵仆仆的趕了過來,遠遠的,隔著黃河都能聽見河對岸雒陽城喊殺聲所包圍,更是到處都有狼煙滾滾、焰火沖天,很明顯的一副賊軍攻城激烈的樣子。
“前邊的可是唐國公?”
父子三人剛剛來到河邊渡頭想要尋找船只,忽然不遠處就有人忽然高聲呼喊了起來,轉頭望去,一艘官軍才有的戰艦及從上游不遠的一處隱蔽地方駛了過來。
“正是本國公,來者何人?”
離得還遠,李淵看不清對方的面容,只能高聲詢問了起來對方的身份。
“唐國公,下官修武縣公、淅陽郡守楊約,奉陛下旨意在此等候國公多日,快請國公帶令公子速速上船,隨我進宮見駕!”
說話間,戰艦已經順水而下到了渡頭前,李淵看了看,為首的正是之前在長安的時候,雖然見過幾次面,但是交情并不算熟稔的前內史令、右光祿大夫的楊素之弟楊約。
“楊兄為何在此?”
還沒等上船,李淵就詢問起來這個人怎么在這里。
因為雖然論官職爵位,自己比對方高,但是論家世、論皇帝的重新,對方遠在自己之上。
“唐國公有所不知,數月之前,我被陛下任命為淅陽郡守,去不想剛剛到任沒幾天,南洋的反賊就打破了淅陽,亂軍之中險死還生逃回洛陽。”
“萬幸陛下開恩,顧念當年的微末功勞,未曾重罰于我,幾日前賊軍殺到雒陽城下后,陛下一面傳令國公你帶領貴公子前來救駕,一面銘我在此等候接應。”
楊約簡單的解釋了來了一下自己為何在此的前因后果,李淵點點頭,表示理解,特別是楊約所說的‘當年微末功勞’,正是通過拉攏了這個楊約,才進而拉攏了當時在隋文帝面前舉足輕重的楊素,并且之后楊廣扳倒太子楊勇奪嫡的過程中,這個楊約也沒少出力,可以說楊廣能夠登基,楊約的從龍之功,不亞于楊素和宇文化及。
“國公,切莫耽誤了,賊軍攻城事態激烈,快帶著令公子,隨我進宮面見陛下后,好快些去將那些反賊打退。”
楊約為什么在這里等自己的疑惑得到了解釋。
雖然還是有一些其他的疑惑,答案是在楊約的催促下,還是上了船,過河從北門人雒陽,而后快速地直奔皇宮大殿前去準備面見楊廣。
只不過他們是永遠的見不到楊廣了。
因為楊廣早在他們接到圣旨前來救駕的時候,就已經葬入棺木之中,和宇文成D的棺材一起,葬入了完成度剛剛過半的,屬于他自己的皇陵之中——古代航地登基之后,就會立刻開始修建自己的皇陵,不是等死了之后才由繼位者修建。
不過楊廣雖然見不到了,但是李淵父子卻見到了楊妙君、藍御景、杜犀以及羅松四人。
“放箭!”
楊約帶著李淵父子三人剛到了殿前的大廣場,看到了騎著神駒駿馬、頂盔貫甲手持兵器的楊妙君四人,還沒等詢問這四個人是誰的時候,楊妙君就已經十分干脆果斷的一揮手,命令周邊隱藏的弓箭手先跟李淵父子打個招呼了。
“什么?”
“不好!快躲!”
“你?你讓人用箭射我,你是壞人,我要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