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瑾要來投靠自己?
話說起來,徐天投靠大將軍何進,頂替孫瑾擔任常山相,孫瑾才會陷入如此處境。
如果孫瑾前來投靠,在常山國擔任縣令或者田曹等職位,也是一件好事。
畢竟,孫瑾作為前常山相,擁有73點基礎政治值。
同時,孫瑾擁有“郡國治理”(藍色內政特性)、“興修水利”(藍色內政特性)、“治安維持”(藍色內政特性)等內政特性。
“如孫大人不嫌棄,不如暫且委屈,擔任常山國一縣令,將來有機會,再升遷太守。”
徐天目前只是常山相,所以只能給孫瑾縣令的官職。
“逃荒之人,豈有諸多要求?如此即可。”
孫瑾也知道,現在徐天才是常山相。
董卓破壞了漢帝國原本的統治體系以后,什么三公九卿,如果沒有掌握實權,那么屁都不是。
亂世,有兵有權,才是王道。
收下一個還算不賴的文臣,徐天的文臣班底從蕭何一個人,擴大至蕭何、沮授、杜畿、孫瑾四人。
樂毅、陳慶之等武將,實際上也可以治理一方。
“義弟,告辭。”
孫堅抱拳。
在孫堅身邊,年少的孫伯符,瞪著徐天。
還有一個掛著鼻涕的、年紀更小的小屁孩。
此人來頭不小,親射虎,看孫郎,孫權是也。
“告辭。”
徐天率領討伐董卓的軍隊,進入洛陽城的傳送陣,返回常山國。
“徐子云返回常山國了,我們回渤海郡。渤海郡的人口,不比常山國少。我們的計劃,也該實行了。”
“顏良、文丑,你們可有把握擊敗徐子云的部將?”
袁紹率領渤海軍,在常山軍離開以后,也進入傳送陣。
顏良、文丑兩員猛將,身披在與呂布大戰中破裂的盔甲,彼此對視一眼:“我們二人,勇冠三軍!除了呂布以外,其余武將,無一人是我們的對手!”
渤海軍消失在洛陽城,袁紹留下了烏巢酒仙淳于瓊,統領留在洛陽城的一小隊兵馬。
“我袁公路,已經是豫州刺史了,接下來,可吞并荊州刺史劉表。劉表單騎入荊州,在荊州缺少根基,我袁公路,有十二成勝算。”
袁術通過刺殺孔伷,吞并他的部眾以后,胸有成竹。
然而,刺殺孔伷,會喪失諸侯在世家大族之中的聲望,招募世家大族出身的人才,更加困難。
而且,單騎入荊州的劉表,也不是什么平庸之輩。
“徐天、袁紹、袁術都離開洛陽城了,接下來,我曹孟德該何去何從?兗州有張邈、劉岱、袁遺等人,難道要與他們火并?還是投靠袁本初?不,我曹孟德有兵有將,又何須依附袁本初……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曹操帶領兗州軍,返回東郡。
“玄德,我們回幽州,徹底滅掉烏桓部落,然后席卷天下!”
白馬將軍公孫瓚,統帥一隊白馬義從,返回右北平郡。
劉備聽了公孫瓚的雄心壯志,并沒有反對,只是沉默不言。
幽州軍也離開。
各路諸侯先后離開,而孫堅帶人修繕被董卓的西涼軍破壞的宮殿、帝陵。
東漢區聲勢浩大的討董大軍徹底瓦解。
董卓勢力轉移至關中,依然是最強大的諸侯。
只要董卓愿意,隨時可以再次進攻洛陽,橫掃關東。
只是,董卓似乎被徐天、孫堅、曹操打到自閉,短時間內,沒有再次進攻關東的想法。
李儒沒有催促董卓第二次橫掃關東。
一來,關中平原已經足夠董卓勢力發展。二來,江東猛虎孫堅鎮守洛陽,防備董卓,董卓東進,與孫堅必定會有一戰,各路諸侯的兵力也會迅速抵達洛陽城。
按照李儒的看法,等到關東諸侯內訌,西涼軍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橫掃關東,倒也不遲。
“牛輔被驍騎將軍俘虜,這下可不好營救……”
與牛輔同鄉的賈詡聽說牛輔被徐天活捉,來回踱步,在苦思冥想如何營救牛輔,但賈詡也不好猜測,徐天要怎樣,才會愿意釋放牛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