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認為自己的勢力,凌駕于曹操、袁紹任何一方之上。
如果曹操、袁紹、袁術合力據守官渡,那么徐天就必要擁有凌駕于三個諸侯之上的實力。
“陳慶之、趙云、周倉三位將軍,已至官渡以北,袁曹聯軍在該地集結重兵把守。”
“曹操已經提前遷走官渡以北的人口,摧毀城池和傳送陣。如要保持糧道暢通,必須步步為營,在延津至官渡一帶修建軍事重鎮,開啟傳送陣,將糧草從鄴城、巨鹿、平原等地,運至官渡。”
沮授、田豐兩大謀主遇到徐天作為主公,終于可以不受約束在官渡之戰運籌帷幄。
沮授、田豐在官渡之戰的風格傾向于穩健,堅持步步為營,而不是兵快神速。
田豐說道:“兵快神速,在于敵人無備,我方動若迅雷,不急掩耳,可一舉破敵。但如今袁曹已有防備,如無法速勝,反而后續無力,破綻四出。”
“曹操此乃堅壁清野之計。”
徐天看破曹操使用的策略。
官渡以北的城鎮和傳送陣,全部被曹操破壞。
徐天統帥數百萬兵馬南下,糧草兵器補給是一個問題。
目前徐天要用水師從黎陽往白馬、延津運糧,然后再轉運到官渡。
即使有蕭何的“不絕糧道”,可以加快運輸糧草的速度,但也不及直接使用傳送陣運輸糧草。
一座傳送陣不夠運輸數百萬兵馬所需的糧草,至少需要十座傳送陣,晝夜不停運輸。
沮授說道:“主公可遷徙部分冀州人口至官渡前線,重新建立城池,開啟傳送陣,補給糧草,才能長期在官渡與袁曹對峙。”
“那就依計行事。”
既然曹操遷走附近的人口,破壞傳送陣,那么徐天就重新補充當地的人口,重建城池。
以徐天的勢力,將一座村莊升級為小型城池,也不是什么難事,只是耗費一點時間。
“還有什么辦法可盡快提升實力?”
徐天清點眾多部下的破界任務,其中冉閔、趙云、楊妙真、徐達、樂毅突破,對勝敗的影響最大。
冉閔需要擊敗慕容恪,趙云要在百萬軍中七進七出,樂毅要攻陷七十二座中型以上的城池,徐達的破界任務與蠻族有關,楊妙真要一人斬10萬異族將士。
這些任務都不容易完成。
徐天招來楊妙真:“四娘子,你前去九州島,加入張遼軍團,攻打本州島的毛利元就,斬十萬人。”
在官渡之戰,楊妙真難以完成破界任務,官渡對峙期間,既然徐天選擇了沮授、田豐的疲曹之計,那么徐天完全可以暗中調走一些武將,前去歷練。
有傳送陣存在,一旦爆發大戰,想要召回這些武將,倒也不難。
楊妙真疑惑:“主公莫非認為妾身不足以擔任護衛?”
“非也,你前去歷練,突破后,才能更好擔任護衛。”
“遵命。”
“樂毅,你前北海國,參與攻略徐州。”
楊妙真前去本州島,徐天又調走樂毅,暗中加入攻略徐州的徐達、常遇春軍團。
樂毅的破界任務是攻下七十二座重要的城池,正好可以去徐州刷一刷戰績。
徐達、常遇春已經攻至瑯琊國以北。
“攻下瑯琊國,隨便尋找諸葛亮的蹤跡。”
徐天給樂毅一個額外的任務。
瑯琊諸葛氏,就在瑯琊國,諸葛亮未必到了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