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夜歸人》是陳怡常聽的節目。
陳怡沒有手機,家里房間也沒有電視。每晚夜深人靜時,她躺在床上睡不著,就只能聽聽廣播。
她喜歡這個節目,除了主持人三觀很正,主要是因為這節目里有很多尋常人的故事。通過節目,她能聽到許多喜怒哀樂,家長里短,就連那些溫馨簡單可愛又感人的祝福也是她喜歡的……
因為那些,恰好都是她的生活里沒有的東西。
那電話號碼她背得滾瓜爛熟,每年奶奶生日她都會通過收音機送祝福,雖然通常那個時間,奶奶都已經睡了……
陶然覺得,這個媒體,很適合現在的陳怡。
很快,她的電話就被接進了直播室。
“歡迎這位朋友。”
“南哥好,西姐好。我是節目的忠實粉絲。”
“哇偶。好動聽的聲音,請問您怎么稱呼?”
“我叫小怡。今天我想分享一個故事,另外想請南哥西姐幫忙指點一下,也想請收音機前的聽眾一道幫我出謀劃策。”
陶然開門見山,反客為主,兩位主持人難得碰上這樣不用引導的聽眾,一聽這就是自家節目的粉絲,自然是更熱情了些。
“最近,我身上發生了一件事。”陶然的聲音陡然一沉,嚴肅起來。“我被家暴了。”
這一句,直接就拋下了一個重磅炸彈。
就連悶頭思量下一首安排什么歌的編導也一下抬起了頭。
“我的繼母瞞著我親爸對我既打又罵,我快堅持不下去了。”
“家暴”和“繼母”兩個詞,都很敏感,主持人聽到這個,已是一下坐直,關心起來。
陶然巴拉巴拉,把今天下午她對馬秀珠的指控簡化了一個兩分鐘的故事,一口氣說來。她當然不可能一上來就說她是在學校跳樓自殺未遂,被壓下輿論才需要尋求幫助。電臺也是媒體,還能不怕事?
所以她得換一個切入口。
比如家暴,比如繼母和繼女之間的關系。
這樣的點,在民眾間更普遍。容易吸引聽眾,觸發共鳴,博得同情和共情,也是電臺絕對愿意幫助的話題。
果然,倆主持人聽得義憤填膺,尤其在問了她,知道她還只是個初中生后。
“小怡同學,遇到家暴,我們一定要勇敢地說不。”
“沒錯,令尊不相信你,你可以找老師幫忙,找街道辦幫忙,我們也可以幫你聯系救助中心……”
巴拉巴拉……
主持人鼓勵了幾句,陶然那邊卻是停了三秒鐘。
“我今天報警了。”
“然后呢?”主持人胃口都被吊起來了,一齊問到。
“其實,最重要的一件事我還沒說。哥哥姐姐,能再給我兩分鐘時間嗎?”陶然再次一副哭腔,聽上去叫人莫名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