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陣營結成后,就開始了明爭暗斗。
俞彤就這么被頂了上去。
她心儀皇帝,很多時候,都是在皇帝的示意和鼓勵下出手。將軍府中多是心性簡單的習武之人,哪懂那么多彎彎繞繞,所以俞彤并沒有多少心機。于是在整頓后宮和幫皇帝做事時,俞彤的手法一般都偏向簡單直接。
后宮風波一向不斷,在一次次明槍暗箭的爭斗后,漸漸的,俞彤這個貴妃,口碑也從“恃寵而驕”漸漸變成了“驕橫無禮”。
俞彤恩寵不斷,卻久久不孕。
皇帝卻說:“要孩子做什么?登不上龍椅的孩子,焉有將來?”
俞彤心驚,第一次開始深思這事。
“就是朕做了皇帝,也一樣是被擺布的棋子罷了。”
皇帝眼中的光過于黯淡。
他告訴俞彤,他心有抱負,卻苦于無施展之處。尤其是老族當頭,讓他的一系列新政都沒法推行,讓他空有皇帝之名,可朝堂上卻還要看那些老臣臉色。他不甘心做這樣的傀儡皇帝。
那段時間,皇帝很低迷。
俞彤心疼,自然想要分憂。
“彤兒,幫我斗垮皇后!把后宮大權奪過來!”皇帝拉著她的手,鄭重道。
“皇后倒了,你就是皇后,咱們的孩子才有將來!”
“朕的抱負才能實現!”
“將軍府也能實現最高的榮耀!”
“從此之后,咱們才是真正無人管束,不用看人眼色的神仙眷侶。等你生上三五個兒子,讓那些聒噪臣子閉嘴后,朕就遣散了后宮,我與彤兒,一生一世一雙人。”
愛人的嘴,用美好的承諾給編織了一個華麗麗的情網。
俞彤愿意為他試一試。
從那之后,皇帝指哪兒,俞彤打哪兒。
斗斗斗!
皇后沒過多久就敗了。
皇后因謀害皇子罪被廢,還牽連到了陳家。
皇后一倒,軒然大波也就起來了。
皇后一脈的,皇后身后的,老族里觀望的和原本中立的,都站了出來。
貴妃被萬夫所指。
一道道進諫飛入朝堂。
一個個證人帶著指控和證據表示要狀告貴妃。
往日簡單直接的手段留下不少隱患,此刻終成禍端,俞彤身上一下背負了太多罪名。
“妖妃”——成了俞彤的代名詞。
而此時俞彤突然發現,她的身上還多了許多莫須有的罪名。
許多與她原本毫無關聯之事也全都算在了她頭上。
比如:某位宮妃得病暴斃;某位宮妃的小產;某些宮女的離奇死亡;甚至還有她在宮中收受大筆銀錢借寵行私……
都不是她做的!
她家族正派,她自認做事有底線,雖然橫沖直撞,但從未害及人命。就是對待皇后,她也是帶著歉意去做,并沒趕盡殺絕。
可現在傳得煞有其事,繪聲繪色,不但有前因后果的指控,還有不少看似確鑿的證據。她知道有人在暗算和栽贓她。
那個人,一早就在盯著她,才有可能一口氣羅列到這么多的證據,一出手就到這個程度。
可她發現也無濟于事。
輿論已經起來,朝堂上已經沸了。就連民間,也多了太多關于她坑害后妃和宮人,掀風搞雨的故事。她成了百姓茶余飯后的話題,成了茶館里說書的口中的暗諷人物,還有人私刻關于她作惡的畫本偷偷流傳。
那傳播速度叫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