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陰森小道,步履緩慢了許多。
也無法借助馬力,只能下馬而行。這讓葉皓覺著稀奇,這些人都是鄭毅先生的學生,自當也會些法術,為何要負重步行。
眾弟子,多負有九州游學歸來收集整理的典籍。夏日炎炎,難免汗流浹背。
走在前面的若鈞師兄,覺得這一行已是甚遠,多為體力透支,有些勞累。大家都默不作聲,無聊的很,便自作主張,開了腔:
“關于此地,關于此地有一個傳說。”
山路兩側,多有蒼天巨木蔽日,逐漸顯得陰涼起來。卻也有許些陽光,跳過枝間的孔,撒得一地隨風舞動的光斑。
在最前的,是鄭毅。月兒平日里聽慣了若鈞師兄吹的牛皮,便側著身走到前面去,與鄭毅先生攀談起來。
久行,葉皓也感覺身體有些不適。特別是那條剛裝的鐵腿,原本尚未與他的**磨合,所以有些一瘸一拐。
葉皓想,這若鈞師兄,若是想講個故事,且不管好不好聽,也可解解乏。
過了一會兒,竟無人應答,頗有尷尬。葉浩便應搭了一句:
“還有傳說?”
若鈞停下腳步。一腿屈膝,踏著上一階的石塊;另一腿挺直,支撐著身子,便于省力,倚著一側沾滿青苔的石壁。轉身過來,微笑著看著葉皓。
若鈞道:“大家且看,這路上的石塊,都有鑿砌之痕。如此深山老林,為何有修得如此齊整的山路?”
較近的師弟,也駐足小憩,聽師兄如此說來,便真的低頭,仔細地看了看這本沒有在意的山路。
雖說,路上鋪著的這些石塊,交接之處或生雜草,或生青苔,或經雨水沖刷,或是落葉鋪掩,總有一些裸露的地方,顯出鐵器捶打的痕跡。
有師弟問到:“卻是人為修建,如此隱蔽少有人跡的地方,為何會修這么一條山道呢?”
若鈞一板一眼地接著說到:“再前行不遠,便是棺木崖,這棺木崖是通向施州的第一道關口。原本此有商道,因施州和宛城之間開鑿了一條河渠,連通了顧水和清河,水路暢通,來往只需兩日,變廢棄了此狹窄的商道。”
這時,一路十幾個弟子,皆圍了過來。或倚靠石塊,或席地而坐,來聽若鈞吹牛。
莊羽道:“師兄,你這講的是歷史,哪里是傳說呀?”
莊羽話音剛落,大家隨之哈哈大笑。確實,這哪里是傳說呢?
若鈞卻是一臉正經,接著說到:
“也就是在這商道上,有一個叫古三關的地方。有一豪強,強搶民女,無惡不作。凡是他看上的女子,皆要占為己有。而且,更為可惡的是,”說到此處,若鈞將那“更為可惡”四字加重了語氣,且頓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