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東西都到手了,李燕歌也不好在推辭,正好他也有很久沒碰過這東西了,接過來看了看孔眼,雙手放好位置,嘴巴貼近口,輕輕地吹了一下,就聽塤發出了“嗚嗚”的聲音。
李燕歌又測試了一會兒,感覺音質還行,看來這位老爺子是經常有做保養清潔。
“燕歌,你倒是吹啊,別光嗚嗚的。”看一直發出嗚嗚的聲音,俞成禮急躁道。
“成禮別搗亂,燕歌應該在試音。”秦衛兵雖然不懂樂器,可也知道新東西上手前,怎么得也要盤一盤,就好像他手上這塊海鷗牌手表一樣,從大哥那借來以后,盤了足足三四天的時間,每天摸來摸去的,要不是外面一層是金屬材質,早就盤的包漿了。
李燕歌瞥了眼俞成禮,沒搭理這小子急躁的話,試了會兒音色,掌握以后,這才雙手放好,調整好呼吸的節奏,緩緩地吹奏起來。
一段優美的音樂聲緩緩響起,樂聲時而舒緩悠長,給人一種俯視美好大自然的青草幽芳;時而凄慘幽怨,悲涼之中夾雜著一絲濃濃的故鄉之情。
初聽宗次郎這首《故鄉的原風景》,俞成禮一行乃至周圍湊過來的路人,只感覺這是一首美妙的曲子,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美,一種無以言喻的飄渺的美,就好像在贊嘆那自然大地山川河流美麗的同時,卻又夾雜著人所無法參與其中的傷感。
些許朦朧的、神秘的、深邃的意蘊,又給人感受到這首曲子別樣的厚重感,越聽到后面,越覺得異常的悲涼哀傷。
李燕歌一邊吹奏一邊看著周圍人的表情,發現大家都默不作聲在靜靜聆聽,都沒聽出他吹錯了幾個小節,不由松了口氣。
也是,這首《故鄉的原風景》發表在1991年,大家都還沒有聽過,而且就算有聽過,不是專業的人,恐怕也不知道李燕歌的演奏當中有失誤的小節。
這首曲子不是很長,連續重復了兩段之后,李燕歌放下陶塤,“時間差不多,我們就別在這耽誤了。”
俞成禮激動壞了,他沒想到李燕歌吹奏的這么好聽,不知道怎么夸,只能僵硬的說道:“燕歌,你吹的真好聽!比你拉的那二胡好聽多了,這就好像朦朧派的詩一樣美妙。”
你才吹的真好!
李燕歌翻了白眼,這么點的時間,就被俞成禮氣了兩次,他還不能辯駁回去,心里感覺憋屈的很。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念完這首《再別康橋》,張淑芬兩眼冒著精光,看向李燕歌,她很是吃驚于這個小弟弟用這個塤的樂器吹奏的那么優美,好像能使人在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現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是她這輩子都不曾聽過的。
旁邊的王秀云認可的勐點頭:“對對淑芬,我也是這個感覺,輕輕招手作別云彩,這太美了。”
旁邊有人叫道:“我覺得配這首曲子的,應該是徐志摩的那首: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另一人搖頭:“不好不好,應該是海子的那首《黑夜的獻詩》:你從遠方來,我到遠方去,遙遠的路程經過這里。”
“我覺得還是北島那首……”
“還是舒婷的那首最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