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李燕歌就出門拽上俞成禮一塊去了國營樂器店。
騎著今天特意讓父親留下來的自行車,到了樂器店的門口,里面零零散散的只有幾個顧客。
準備進去的時候,俞成禮膽怯了:“燕歌,要不你一個人進去吧,我在門口等你。”
“行吧,那你在外面等我。”李燕歌也不在意,大步走進了樂器店內。
相比較后世的熱情服務,柜臺內的兩名售貨員坐在椅子上,吹著電風扇,瀟灑地磕著瓜子,一副你愛買不買,不買我省事的態度。
“你好,請問一下你們店長在不在?”李燕歌露出一絲微笑上前問道。
“店長?你是說主任吧?你找我們主任做什么?”
“麻煩你,我這邊有點事想跟你們主任談一下。”
售貨員是一名三四十歲的婦女,她上下打量了一番李燕歌,只見其穿著白色襯衫,黑色的長腿褲,面部雖然稚嫩,但頭發梳理的很整齊,看起來像是剛剛參加工作的小年輕。
“那你等一下。”
售貨員也不太清楚李燕歌是什么人,見他一上來就找主任,只當是某個單位的人,放下手上的瓜子,拍拍灰邁步走進了樂器店里面的小房間。
不一會兒,售貨員就領著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
或許是聽售貨員說起,那男子一出來就找上李燕歌道:“我是樂器店的主任徐洪文,不知道這位小同志你找我有什么事?”
“徐主任你好,我叫李燕歌,這次來是想跟你們樂器店談個合作。”
“合作?你們是那個單位的?”
徐主任只以為李燕歌是某個單位派過來,想從樂器店買一點樂器回去,搞一個單位性質的樂器隊啥的。
李燕歌搖搖頭道:“我沒什么單位,就是個人想跟你們樂器店合作一下。”
徐主任一聽沒單位,立馬態度一變:“沒單位?那不好意思,我們樂器店是國營的,不跟私人合作。”
“打擾了。”
李燕歌毫不拖泥帶水的走了。
八十年代的國營店還是太傲氣了一點,完全不像是九十年代下海浪潮百花齊放后,因為下崗工人的數量越來越多,大家都怕自己丟了鐵飯碗,這才稍微的態度好轉。
這點李燕歌也是早有預料,所以看這位徐主任的樣子,他也沒有多費口舌,直接走了出來。
到了外面,俞成禮湊上來,詢問談的怎么樣。
李燕歌搖搖頭:“樂器店是不行了,之前我讓問的樂器廠,知道路怎么走了嗎?”
“我只問到是在錦華路路上,具體那我爸媽也不知道。”
“那就先去錦華路再說。”
李燕歌一屁股坐上自行車,雙腳踏在上面,招呼俞成禮上來后,兩人直奔樂器廠。
……
蓉城50年代的時候,就建了一個樂器廠,里面生產的樂器最初也是五花八門。
不過后來一款名叫百花牌的小提琴打響了名頭,不僅在蓉城內有了很大的知名度,連帶著也外銷到周邊城市和其他省份,樂器廠也開始逐步的以生產小提琴為主。
一到錦華路,找路人東問西問,終于是找到了晨輝東路附近的蓉城樂器廠。
看著大門口的門衛,李燕歌從車上下來,推著自行車到了門衛室,“師傅,我們是蓉城文工團的,不知道你們銷售部在哪?”
“文工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