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學過音樂的人,可能很少有認識李重光的,他出生于1929年,20歲的時候順利入學北平藝專,后來這個學校跟中央音樂學院合并。
隨后李重光又在1956年調到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教合唱和基本樂理知識,開始長達40年的音樂理論教研工作,更是教出了金鐵林、石萬春這些知名歌唱家和作曲家。
這本《音樂理論基礎》是李重光第一本音樂類出版書籍,或許是因為有著十年教學經驗,書里面的內容都很樸實,言簡意賅,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而并非是那種學術類書籍。
所以這也導致《音樂理論基礎》一版再版,連續暢銷20多年,總銷量突破了百萬,成為國內最暢銷的樂理基礎書籍,當下絕大多數音樂愛好者的首選目標。
李燕歌上輩子讀大學的時候,還曾經跟李重光見過一面,只不過當時他還是個學生,只是在某個公開課上遠遠地瞥了一眼。
稍微花了點時間整理了一下廠房,李燕歌又去外面弄了點自來水,往地上灑了灑。
這個廠房雖然是用水泥做的,也刮了大白,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石灰的問題,每天打掃了一遍,第二天又會出現塵埃。
一來二去的,李燕歌也是懶得每天精細打掃,除了簡單的掃掉一點墻角的灰塵外,就是想辦法灑點水。
“李老師!”
突然,門口有人喊李燕歌,他回頭一看,一位五六十歲的老奶奶,牽著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走了進來。
老奶奶左右看了看,發現地上灑了點水,顯然是出自這位小同志之手,笑著說道:“李老師這么早就過來打掃了。”
“是啊,早點過來打掃一下,畢竟今天第一天開學么。”
李燕歌笑了笑,低下頭看了看有點膽怯的小女孩,他記得好像是叫張娜?
報名的68個學生當中,除了第一個來報名的男孩他記得叫王偉外,也就這個叫張娜的女孩印象深刻,沒辦法誰讓她是第一個要求報名小提琴,同時也是輔導班唯一一個報名小提琴的。
“張娜同學早上好啊。”
“李…李老師早上好。”張娜有點害羞的低下頭。
“張娜同學你先帶著奶奶找個位置坐下來,現在距離上課還有一會兒。”李燕歌說了句,轉身就走到墻角的桌邊,準備倒點涼白開給兩人。
“不用不用了李老師,我只是送娜娜過來,家里還有事,就不坐了。”
老奶奶連忙拒絕,也是沒等李燕歌反應就直接轉身走了。
一時間,廠房改成的教室內,就剩下李燕歌跟小女孩兩個人。
他把手上剛倒好的涼水遞給了小女孩,同時從教材書中抽了一本出來,說道:“張娜同學,老師要收拾一下,你先看下這本教材書,看不懂也沒關系。”
“好的李老師。”張娜乖巧的接過書,老老實實的坐在凳子上,翻開教材書看了起來。
里面的字她倒是認識不少,可組合在一起是啥意思就不明白了,還有那些奇怪的符號,根本看不懂。
沒過一會兒,等李燕歌收拾好以后,輔導班的學生們陸陸續續都到了。
等到68個學生全部到齊,李燕歌看了看腕表,已經8.30了。
李冬青和俞成禮兩個人應該也在回來的路上。
“好了同學們,大家先別說話了。”
李燕歌一拍手掌,很快原本嘰嘰喳喳聊天的孩子們,立馬安靜了下來。
“今天是第一天開課,大家手上都有老師發的一本基礎樂理教材書,這里面有很詳細的樂理知識,在接下來的這二十多天內,老師會盡量教會大家如何辨識不同的音樂符號……”
話說到一半,外面突然傳來了俞成禮的叫聲:“燕歌快點出來幫我們搬一下,太多了。”
一聲大叫,班級內的同學們紛紛側目望去。
只見門外俞成禮和李冬青兩人,大包小包的背著許多東西。
李燕歌趕緊上前去取,一些學生看到也是過去幫忙。
他接下一個大包,放到地上一看,里面全都是竹笛,大約有二十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