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足停留了大約十分鐘,先后有三個人進來,除了一個人打量了一下海報外,剩下的兩個人一進唱片店,就直奔別的區域,顯然是早有心有所屬。
李燕歌眉頭微蹙,瞥了眼身邊的陳慧:“陳小姐,你去問一下老板,這張專輯賣的怎么樣。”
“好的。”這些天向導當下來,陳慧也知道李燕歌的身份是什么,拿起一盒專輯,快步走向前臺的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詢問起這張專輯從早上到現在的銷量。
一番交談,陳慧道了句謝謝,回來后有點尷尬的說道:“那個李先生,可能銷量不是很好。”
“沒事,你直接翻譯老板的話。”
“呃,老板說這張專輯從昨天半夜運過來后,到現在一共只賣出去了十張,銷量很差,要不是寶麗金那邊要求今天必須擺在店里最顯眼的位置,他都決定現在把這些磁帶移到后面去了。”
十張!
盡管之前李燕歌早就做好了銷量不佳的準備,但真的聽到一家規模挺大的唱片店,從早上到現在,七八個小時的時間才賣出去十張,心情可想而知有多失落了。
程芍君看他臉色不太好,抿了抿嘴唇上前寬慰道:“沒事的燕歌,慢慢來,你畢竟是外國人,銷量不好也是正常的。”
李燕歌擠出一絲笑容:“我沒事的,銷量不佳我之前就預料到了,只是沒想到這么差而已,反正早就不抱多大的希望了,再差也不是不能接受。”
嘴上這么說,可心里到底怎么想,也只有李燕歌一個人清楚,他也不是沒有幻想過,唱片可能爆冷大賣,但現實告訴他,爆冷什么的跟他是沒多大關系的。
算了,這回來曰本就當是帶程芍君出門玩玩了。
沒了爆冷的期待,李燕歌索然無味的逛了逛,沒了在唱片店繼續待下去的興趣后,叫上兩女一同走了出去。
前腳剛回酒店。
坂本龍一就帶著一個男人過來了。
“李先生,這位是我的好朋友高橋正則,藝名喜多郎,是我們曰本很有名氣的作曲家。”
酒店的大廳內,坂本龍一介紹起坐在邊上的中年男人。
李燕歌眉毛一挑,掃了中年男人一眼,嘴上一抹小胡子,隨意的扎著個小辮,看起來邋里邋遢的,還真是創作《絲綢之路》的曰本音樂大師喜多郎。
對于這位曰本音樂大師,李燕歌算是很熟悉了,大學期間就曾經學習過喜多郎為中日合拍的紀錄片《絲綢之路》創作了充滿中國韻味的同名音樂《絲綢之路1》和《絲綢之路2》。
85年的時候,喜多郎還在國內舉辦過一場音樂會,是第一個在華演出的曰本音樂家,加上其創作的樂曲大都充滿了中國風韻,算是國內比較熟悉的曰本音樂人了。
“李先生,最近幾天我一直在聽你的那首《故宮》,寫的實在是太棒了,要是之前能聽到你這首曲子,我想《絲綢之路》還能更加的完善一點。”
兩人寒暄過后,喜多郎對李燕歌就贊嘆不已,很早之前他就聽坂本龍一多次提及過李燕歌的名字,當時就對《故宮》這首曲子產生了好奇,只不過坂本龍一手上沒有磁帶,一直沒有機會。
一直到前些日子,坂本龍一才從導演貝托魯奇手上弄來了原聲大碟,翻刻后送給了喜多郎,這才聽到了那首讓坂本龍一推崇至極稱之為煌煌之音的《故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