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你過來一下。”
商談完演出的曲目之后,趙導送李燕歌出了辦公室,到了外面的走廊上,正好看到迎面走來的欄目組的一個工作人員,開口介紹道:“小周,這位是李燕歌李老師,你等會兒帶李老師到演播廳那邊轉悠轉悠,跟李老師說說我們的場景布置,順便跟張導那邊說一聲,讓張導給李老師安排一個彩排的時間。”
“好的趙導。”小周點了點頭,隨即熱情地看向李燕歌道:“李老師你好,我是春晚欄目組的場布周國強。”
“周先生你好。”李燕歌笑著與對方握了握手。
周國強道:“李老師言重了,叫我小周就行了,我可是你的歌迷,最喜歡你寫的那首《七子之歌》。”
“你知道這首歌是我寫的?”李燕歌臉上浮現一抹驚訝之色,他寫這首歌都有兩年的時間了,但除了薛克他們幾個人外,幾乎很少有人知道這首歌是他寫的,沒想到面前這位居然知道!
“對,這首歌發專輯的時候,我就特意看過后面的介紹,一直記在心里面,直到今年李老師榮獲了美國的大獎后,我才知道是李老師您。”
《七子之歌》這首歌當初是因為“中葡聯合申明”的時候,李燕歌在學校食堂跟薛克等人聊天的時候不經意唱了出來,后來被唐主任要去了曲譜送到了文化部,那邊配合其余的一些歌手、作曲家制作的關于“澳門回歸”的歌曲,聯合制作了一張專輯。
當時的銷量很不錯,差不多賣了上百萬張,不過因為專輯是多人聯合錄制的,加上李燕歌只是提供了詞譜而已,所以知道他的人不多,反倒是讓演唱這首歌的北京青少年宮青少年合唱團的一名小姑娘紅了一陣子。
“哦?李老師,《七子之歌》是你寫的?”邊上的趙導也是頭一次知道這件事,有點錯愕的很,沒想到這位李燕歌還譜過曲。
“幾年前的事了,只是沒想到有人居然知道。”
“哈哈,早知道你是這首歌的作者,前年春晚我想就應該邀請你參加才是。”前年也就是《中葡聯合申明》,這首《七子之歌》紅遍全國后,春晚邀請了青少年宮合唱團的全體成員。
“趙導說笑了,邀請我過來也沒什么用,我可不會唱歌。”
李燕歌搖了搖頭,別看《七子之歌》曲譜雖然簡單,但對演唱者的要求還是蠻大的,除非你是哪種童聲,否則想要唱出真摯的情感,還是不容易的,最起碼李燕歌并不覺得他唱的有那位青少年宮的小姑娘好。
“李老師說笑了。”趙導哈哈一笑,隨即便囑咐小周帶李老師到演播廳那邊去轉悠,到了中午就在央視的食堂一塊吃頓便飯,順便介紹一些欄目組的其他表演嘉賓給李燕歌認識認識。
……
……
央視目前總共有兩個大型演播廳,都是那種可以隨時更換場布的。不過說是演播廳,實際上就是打通了兩間很大的會議室改造成的。
在春節聯歡晚上誕生之前,央視一直沒有什么大型的節目,總部大樓內也沒有大型的演播廳,畢竟在1976年之前央視始終都只是北京地區的地方臺。
等到國內的廣播信號得到有效進步以后,當時的北京電視臺具備了同時,向全國10多個省、直轄市的電視臺傳送信號以后,這才逐漸的成為了全國性的電視臺。
之后首次推出了《新聞聯播》這個國家大事小事的新聞節目,這才一舉拉動了央視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