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蔡邕終于可以確定,不是在做夢,自己真的出來了,不用被處死。
蔡邕感激道:“多謝希堯公子救命之恩,蔡某銘刻在心,永不敢忘。”
王希堯說道:“蔡祭酒,為了救你,我跟相國說,我看上了蔡琰姑娘。我和蔡祭酒沒有絲毫關系,要救你出來,我必須找一個合理的借口。盡管是無奈之舉,但是依然算是敗壞了蔡琰姑娘的名聲,還望蔡祭酒不要見怪。”
蔡邕愣住了。
王希堯看上了自己的女兒,真的假的啊?可是,自己女兒和衛仲道有婚約了啊。可如何是好?
王希堯說道:“蔡祭酒,你現在可以回家了。王某就送你到這里,告辭。”
……
洛陽城外,涌來了許多的流民饑民。
王希堯、萬年公主、季云,站在城墻上,望著城外的流民。
這些流民都是大漢的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可是卻在受凍挨餓。
王希堯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的流民,內心深處有著很大的觸動。
按理說,人,都有良知。
可是董卓執掌朝政,就是對外面數萬饑民視而不見。
王希堯誅殺董卓的決心更加堅定,天下權柄,就不該由董卓這樣殘暴的人來執掌。
王希堯說道:“公主,我們把劍閣的糧食拿出來救濟百姓吧。”
萬年公主目光一閃,猶豫了一下,點頭說道:“好。”
季云反對道:“不可。閣主,小師弟,城外有數萬饑民,我們的那點糧食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可不能婦人之仁啊。”
王希堯說道:“季師兄,挨餓的滋味我體會過,不好受。我當年為何要到劍館門口跪一天一夜?目的不是為了學劍,只是為了每天能吃飽肚子。城外的百姓都是大漢子民,董卓不管,世家不敢,那由我們劍閣來管!至于以后劍閣弟子如何吃飽肚子?我和公主殿下會想辦法。”
萬年公主對季云說道:“劍閣只留三天的口糧。其余的糧食全部拉到城外,熬成粥,讓百姓們吃一頓,暖暖身子。”
季云嘆了口氣,說道:“是,閣主。”
……
不是十五,不是滿月。
但是今晚的月亮卻很明亮。
王希堯正在劍閣的院子里練劍。
想要把劍術練到高深的層次,心中一定要有“道”。
王希堯的劍術早就是入微境界,為何一直不能達到意境層次?就是因為他心里一直沒有找到那個“道”。
但是。
王希堯今天終于找到了心中的道。
守護百姓!
拯救萬民!
劍有兩刃,一邊可殺敵,一邊是守護,相互平衡。
這,就是王希堯的道。
心中有了道,就不再迷茫。
王希堯舞劍,散發出“宏大”的劍意。
心意宏大,則劍意宏大。當然,旁人是看不到劍意,可是王希堯的意識思維,是實實在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