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拿到了朝廷的調令想,心中異常興奮。
和留在洛陽享受榮華富貴相比,趙云更喜歡馳騁疆場。
趙云這樣的戰神級武將,天生就該在沙場上征戰,保衛邊疆。
王希堯十年來,沒有去過朝會大殿,朝堂的事情,他幾乎都不管。朝廷給趙云頒發了調令,王希堯是第二天才得知了消息。
來到趙云的府上。
王希堯問道:“子龍,朝廷的調令你接了?”
趙云高興道:“接了!調令和虎符都已經在我手里。我此次北上,會帶走朝廷的三成鐵騎。以后,你想要和我切磋武藝,可能就要去邊疆了。”
朝廷的三成騎兵,也有八萬多兵力。執掌八萬騎兵,趙云還是第一次統領這么多的部隊呢。
王希堯微微一笑,說道:“子龍,恭喜你了。以后,你就可以在戰場上立下赫赫功勛。”
不用猜,王希堯都能知道,把趙云調離洛陽,肯定是曹操的主意。
可是沒有辦法,調令是以朝廷的名義發下來,而不是以太尉府,合理合法。
趙云不敢違抗軍令。
更何況,趙云自己也希望去邊疆立下功勛,而不是留在洛陽享福。
事到如今,王希堯就算想要把趙云留在洛陽,都沒有理由。
讓趙云離開洛陽這個勾心斗角的地方也好。在外面,說不定日子還要過得自在一些。
就算不顧一切,把趙云留在洛陽,也未必能阻止曹操封王。
曹操這個人,雄才大略,一般不屑于用陰謀。他擅長的是借大勢,用陽謀。
哪怕知道了曹操是什么目的,可就是不能阻止。
匈奴大軍即將入侵大漢疆域,趙云領兵去阻擊匈奴胡人是最合適。于公于私,王希堯都不能阻止趙云北上。
除了恭喜趙云,王希堯什么都不能做。
王希堯留在趙云府上,陪趙云喝了一會兒茶。
王希堯沒有跟趙云說曹操要封王的事情。
謀權的齷齪事,就不要和趙云提了,免得破壞趙云的赤子之心。
……
王希堯走出趙云的府邸,回到劍閣。
見到史阿。
王希堯一下子愣住了,隨后高興喊道:“大師兄,真的是你嗎?你……怎么變化如此之大?”
史阿上前幾步,給了王希堯一個擁抱,然后松開,笑著說道:“小師弟,你我分別都快十五年了。人生,能有幾個十五年?你說,變化能不大嗎?我和師父離開洛陽的時候,你只有十四歲。你現在的樣子,還是那么年輕,和少年郎一樣。而我,已經蒼老了。”
哪怕是王希堯的心境高深,此刻也感觸良多,眼中帶著淚花。
是啊,一別就是十五年的時間。
王希堯看著史阿那開始蒼老的臉龐,說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對了,師父呢?師父在哪里?”
王希堯左顧右盼,希望能見到恩師王越的身影。
提到恩師王越,史阿臉上的表情僵了一下,隨后恢復了自然。
史阿笑著說道:“師父沒有和我一起回來。我回洛陽,是來做曹丕公子的劍術教習。”
王希堯說道:“大師兄,我這就讓人去街上購買雞鴨魚肉和好酒。晚上在劍閣設宴,到時候我們再詳談敘舊!”
史阿點頭說道:“好。我就留在劍閣住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