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阿凄慘地一笑,說道:“師父的修為和劍術,已經是人間極致。可是,在華南道人的劍下,師父沒有走過五個回合。是什么時候中劍?師父自己都不知道。臨死之前,師父說,南華道人的修為和劍術不屬人間,是陸地神仙的境界。”
“……陸地神仙又怎么樣?南華那個賊道人殺了師父,我史阿一定要給恩師報仇雪恨。只可惜,我資質平庸,就算練到老,練到死,劍術也不可能是南華道人的對手。”
“我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小師弟,我沒幾年可活了。但你還年輕,修為比我高深。你一定有機會超越南華道人,為師父報仇。”
王希堯沉默了許久,問道:“恩師葬在哪里?”
史阿說道:“遼東燕山。”
遼東燕山是王越的故鄉。史阿把師父的遺體運回老家安葬,算是一片孝心。
王希堯問道:“南華道人現在是在何處?”
南華道人,是比較神秘的人物。據說他是張角的師父,當年傳授了張角《太平經》,引導張角謀反。
隨后,就是黃巾起義。
南華道人,自稱為老仙。
“仙”這個字在道家典籍中,是至高無上的存在。試問,就算修道有成的高人,誰又敢自稱是仙?
南華道人就敢!
他自稱是南華老仙。
以此就可以看出,南華老仙不但狂妄,而且實力是真的到了深不可測的境界。
史阿說道:“你現在的實力,去找南華道人,就是自尋死路。等你的實力足夠強,或許你不用去刻意尋他,他就會出現在你面前。”
王希堯說道:“導引術,專氣致柔就是最高的境界。專氣致柔之上,是什么不境界?”
修行,需要先有理論,再來實踐。
具體的修行方法,是應用層面,算是相對簡單一些。
要是沒有理論做指引,修行就會一片茫然,就像是前面的路斷了一樣。
史阿搖頭說道:“不知道。師父臨死前,都沒有弄清楚更高一層境界是什么。”
王希堯說道:“可是,南華道人知道啊。”
……
史阿和王希堯比劍失敗,沒有資格和臉面再來執掌劍閣。就算借助曹操的權勢,史阿再來劍閣,也沒人服他。
以后,史阿可能就只能做曹丕的劍術老師。
曹操其他的行動,史阿沒資格再參與。因為史阿對曹操集團來說,沒什么大的價值了。
現實對失敗者懲罰,是非常冷漠和殘酷。
……
虹桃走進王希堯的書房,說道:“公子,你要的《道德經》我找來了。”
虹桃二十五歲,早已成婚,她孩子都快七歲了。只是她沒有離開劍閣,而是繼續留在在劍閣做事。
王希堯接過厚厚的一卷竹簡,問道:“哪里找到的?”
虹桃說道:“是再蔡邕大儒家里。”
蔡邕家里有許多的藏書。
王希堯以為這老頭只讀儒家的書。沒想到蔡邕還收藏了道家的典籍。
王希堯說道:“虹桃,稍后你帶一些禮物去蔡府,替我謝謝蔡大人。《道德經》我抄錄完了以后,會立刻還給他。”
要尋找專氣致柔之上的修行境界,王希堯把希望寄托在了《道德經》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