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索性把長劍一丟,氣鼓鼓地說道:“我不練了。養吾劍,我根本就練不成。”
除了基礎劍術,任何上乘的劍術,都有著獨特的理念。練習者的思想和情緒,若是和劍術的理念契合度高,那么就說明適合練這門劍術。
若是契合度不夠,練起來,自然就會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討好。
趙敏和養吾劍的契合度很低。她練起來不順暢,覺得別扭,是正常的情況。
王希堯說道:“郡主,養吾劍是儒門的劍法。練養吾劍,就是在溫養心中的浩然氣。我聽說,你從小就喜歡漢家文化,還給自己起了個姓氏‘趙’。趙錢孫李,百家姓的第一個姓。”
“可惜啊,我算是看出來了。你趙敏并不是真心喜歡漢家文化,更沒有認同儒家的思想。你只是做出喜歡漢家文化的樣子,欺騙別人罷了。欺騙別人容易,難的是自欺。可是,哪怕你做得再天衣無縫,但是你騙不了自己,更偏不了你的內心。”
“趙敏,你已經不適合練劍。你回去用小楷招錄《論語》。什么時候你心清凈了,真正地認同了漢家文化,認同了儒家的思想,再來見我。”
說完,王希堯不再理會趙敏,轉身就走。
趙敏愣在那里,臉上掛著淚水。
自己喜歡漢家文化,真的只是裝模作樣嗎?
不,自己不是裝,是真心喜歡。
可是,王希堯說得又是那么有道理。自己為何會抵觸養吾劍呢?
王希堯的一番話,給了趙敏很大的沖擊。
是攻心之計。
王希堯要改造趙敏,首先要做的就是擊潰她的心神,再重塑她的三觀。到時候,趙敏身上就算是純正的蒙古血統,可是她的思想和靈魂,卻是一個漢家女子。
因為她信奉的是漢家文化,而不再是草原的長生天。
趙敏就算想要回到大都去繼續做郡主,可是她的思想和言行,回合王府里的人格格不入。到時候,汝陽王府里的人,心里會無形之中會排斥她。
時間一長,趙敏就待不下去,只能選擇離開,再回歸到中原。
……
趙敏一臉沮喪地回到了縣衙。
眾人見到她臉上的淚痕,還以為是王希堯欺負了她。
方東白說道:“郡主,是不是那王希堯讓你受了委屈?若是那王希堯欺人太甚,屬下等人這就去天心閣,和王希堯那廝拼個你死我活。”
玄冥二老,阿三,苦頭陀范瑤等人都是表現出了同仇敵愾。
主辱臣死。
王希堯欺負趙敏,就相當于是打了他們的耳光。
此刻,正是表忠心的時候。
趙敏搖頭,說道:“王希堯沒有欺負我。”
接著,趙敏把王希堯之前說的話,向他們詳細地說了一遍。
真理,是客觀的東西。到了哪里都是真理。
趙敏的手下,都是萬中無一的高手。
尤其是范瑤,更是博學,其學問和武藝不在楊逍之下。
王希堯是不是正確的?他們心中都有數。
趙敏要練成養吾劍,要養成浩然氣,就必須按照王希堯說的那樣去做。否則,就永遠練不成養吾劍。那三十萬兩銀子的學費,可能是會打水漂。
苦頭陀范瑤說道:“郡主,王希堯說得沒錯。想要練出浩然氣,心中就一定要真誠,要仁慈,要正直。你心里稍有抵觸,就練不成心法。”
趙敏嘆了口氣。
養浩然之氣,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