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都局限在這彈丸之地,伏羲到底不是一證永證,并不能縱橫多元,但在這地方,伏羲的實力,那還是十分恐怖的。
沐浴著道光,腳踏時間長河,伏羲推動大界,徹底落入無邊流水之中。
大界浮沉,于此生出非凡蛻變,伏羲垂眸,可見燭龍之尸一點點瓦解,血肉俱成養料,遙遙望去,不可名狀的滔天紫炁,演化萬法萬道,交織連綿成無邊神曦,燦燦如煙火,華蓋鎮九天。
“靠這樣水磨工夫,那燭龍之尸要煉化完全,可就難了。”
伏羲心中微動,那燭龍生前,實力滔天,比當下伏羲還要強三分,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何嘗不是另一尊盤古?
雖說諸多神話中都有盤古身化萬物的奇跡,但那是盤古主觀意愿上的道化。
“或許這之后,還會有一場燭龍之禍。”
伏羲雙眸勘破古今,似順著那無窮光陰流水,望見未來之中,彌天的戰火,混同血雨灑落長天,將天地渲染成一片猩紅,那是揮之不散的戰云,成為綿延無量紀元的滔天劫數。
可伏羲自那其中,又看到了破敗后的希望,于腐土之上要綻放嬌艷的花,若無尸骨鋪路,在危機中極盡而變,怎可能一躍而起,淺水之中養出蛟龍?
“這一場災禍,無法提前扼殺,唯有劫難生出,才能一點點梳理。”
伏羲皺眉,心中沉吟,“這從始至終,都是我與燭龍之間的棋局,可惜,燭龍死后,與我謀算千古,不到最后關頭,尚且無法算出終局嗎?”
這就讓伏羲有些郁悶了,與一具死物,對抗許久,這可不是什么值得得意的事情。
這里的燭龍,不是只指那一夢演繹洪荒之中的燭龍,那是一念生就,與那長河畔燭龍之尸雖有關聯,卻不能完全等同為一體。
若那燭龍成功,伏羲敗了,想來最后時光收束,會是燭龍逆死往生歸來,但燭龍敗了,對方未必擁有燭龍之尸生前所有記憶,這類似化身與本體的關系,證道大羅者,一念億萬兆化身,都做等閑。
那燭龍之尸生前偉力滔天,想來會考慮到洪荒之中失敗的結果,如此一來,不會留有后手嗎?
捫心自問,若伏羲處于對方的位置,必然落一子,想三條后路。
“攜帶殘破金丹,初來此地,那時不如燭龍,燭龍一夢演繹洪荒,應該說,是占據有主場優勢,而當下,洪荒由我開辟,布局千古,算遍古今,從容落子,等待千秋萬古后開花結果就是了。”
伏羲當然不懼燭龍,對方都死了,再多想法,那也是生前落子,之所以能給伏羲帶來諸多壓力,不過是因為這等人物太強,生前一念,回光返照,宛若余火,照徹長夜。
那等人物,不可想象,正如當下伏羲,一念落子歲月中,就不知埋下了多少伏筆,草灰蛇線,伏延千里,可謂是占據有足夠優勢。
就算舍了盤古道果,這之后伏羲依舊占據大勢,唯一可慮之處,是來自天地之外的變量。
光陰流水澎湃,映入眼簾之中的,是那磅礴不可以億萬里計的無窮水域,紛擾成晶瑩的水霧,籠罩在河面之上,遮擋住伏羲的目光。
擁有盤古道果,本應橫壓萬古,絕世風采鎮寰宇,奈何,長河之上,必然有同等層次的不世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