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之上的景象,蔚然壯觀,那無數閃耀的粒子,升騰著,化作一片光之海洋。
隨著時間推移,伏羲漸漸占據上風,可伏羲一點都笑不出來。
在伏羲的視野中,可見整個洪荒都彌漫著無窮黑光,若說這之前,那洪荒是渾圓如一的小球,它沐浴混沌氣,顯得澄澈無暇,那么現在,則被黑光浸染,看起來,有著一道道黑點,觸目驚心。
洪荒宛若熟透了的果子,而現在,絕對是熟過頭,快要爛掉了。
伏羲感覺得到,洪荒的體量在不斷擴張,只是也太饑不擇食了一些,若非洪荒本能中也歡迎著那滾滾孽怨劫煞之氣,伏羲還不必這樣苦惱。
可洪荒那樣的體量,其本能也非同小可,就像是一些沒有靈智的野獸,想要將其本能克制住,那難度不小,對于洪荒而言,這也是同樣的道理。
洪荒的本能,就是不斷成長壯大,至于這過程中,會不會因為消化不良,導致要噎死的事實,那是顧不得的。
沒有這樣高的靈智,就像是一個大腦發育不全的癡呆兒,那滾滾黑光急劇擴散,流轉到洪荒各處,天地彌漫著血云,在預示著最終戰局的慘淡,那必定要殺到大世凋零,血骨遍地,唯有如此,才能紓解那積淀下來最深沉的不甘與怨恨。
痛苦與怨毒,唯血可洗。
若按部就班發展,洪荒最后當然要經歷諸般量劫,這是不可避免的。
諸多生靈糾纏,由此演繹紅塵萬千,這宿命糾纏,自有因果劫數,不斷積蓄,總有一天會達到極限,如此情況下,當然需要有一個宣泄的口子,借助量劫來推動劫數變化,這是最好的方式。
于量劫之中,勝者超脫,敗者沉淪,那浩大的戰場,化作血肉磨盤,不知會葬送多少生靈,尋常時候,族群之中,因規則與法度糾纏,有可能使得庸者上位,潛龍未能磨礪爪牙,趁勢而起,受困淺灘,一朝剝皮抽骨,那豈不是折了這天大的才情?
本就該資質才情驚艷者扶搖直上,但不到非常之時,難有特例,就算豪杰也需要一步步經受打磨,當心氣散去,變得圓滑,融入體制,或許那時才有上位之機,但已然是有些晚了。
故而量劫,那是庸者的地獄,卻也是才情驚艷之輩的天大機遇,只不過,所謂機遇,與危機相隨,在這樣的可怕局面下,任何意外都可能發生,就是要百舸爭流,誰能拾級而上,那除了盤古之外,怕是無人可以看清。
當下這番變化,那是伏羲都要撓頭了,有同等層次的力量,彼此制衡,誰都沒辦法破開迷霧,提前鎖定勝局。
洪荒雖為伏羲開辟,可已經脫離了伏羲的掌控,未來變數無窮,誰都沒法勘破。
對于景陽而言,當下這諸多變化,已經是意外之喜了,僅僅從實力上來說,伏羲已經能對景陽產生壓制。
隨著洪荒體量擴張,伏羲的實力水漲船高,景陽敗局已定,被伏羲連劈三掌,打的血骨迸飛,身軀炸開,而后于無窮神光中恢復開來,但元氣折損,看起來虛弱許多。
“堅持不了多久了。”
景陽身上,帝氣洶涌,宛若一道道玄黃母氣,淌落開來,厚重千鈞,壓塌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