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當下所為,讓人頗感迷惑,嘴炮很響亮,動作雖狠,卻還沒將局勢徹底顛覆,也就是說,一切都還可以挽回。
這就奇怪了,景陽心中微動,而后猜到了伏羲的想法。
“看來伏羲道友也不愿走這樣的極端路子。”
景陽松了口氣,“是為了極限施壓?爭取足夠好處?是了,伏羲道友既然力量更強,當然不樂意按照我等的規則走。”
“所謂極限施壓,目前只是施壓,但真要不如心意,伏羲未必做不出毀掉洪荒的事情,這是伏羲當下對我等的恐嚇。”
“雖然這樣做,伏羲會損失頗大,但也要看跟誰比了,相對來說,我跟燭龍要慘淡多了。”
景陽心中頗感郁悶,實力不如人,就會感到憋屈,若不是打不過伏羲,景陽何至于這樣苦心勞力?
明明設局,使得伏羲落入甕中,卻還要擔心魚死網破的結果。
不,魚未必死,而網必然會破。
“我與燭龍聯手,才促成這樣的局面,伏羲道友想要一言而喝止,豈不可笑?”
景陽不愿輕易退縮,只是這話音剛落,一道斧光劈來,卷起萬重巨浪,混沌氣焰吞噬四方,那草木山石,盡皆成灰,萬物消亡,攜帶那天地蒼茫劫氣,帶起旋渦萬道,似要引得洪荒墜入末法。
這讓景陽心中抽搐了下,好家伙,這么狠?一旦劫氣糾纏,引來萬道同墜,那最終的結果近乎無可挽回。
若伏羲這盤古道果,不假外求,自然是盤古威嚇天地,道鎮千秋,一念所動,可開地水火風。
但伏羲身化萬道,有些事情,難以挽回,除非倒果為因成功,又或者,有著外力可借。
當那洪荒的本能,順從伏羲的意志,那兩者區別不大,伏羲動輒破天滅地,蕩平山海,乾坤萬象皆落于足下,法貫古今,橫壓天地。
可若兩者鬧掰了呢?伏羲要做的,是將那洪荒打成混沌,重開天地,那是洪荒樂見的嗎?
伏羲身上偉力在一層層剝離,可一枚道果閃耀青光,它倏忽間浮于天地,浩瀚光暈淌落,化作瀑布橫流,就將一股偉力鎖死,呵,借出去的力量,想要收回,那可不容易。
欠錢的,從來是大爺,當伏羲不認賬,那洪荒本能就感到傻眼了。
有一股龐大的意志,它像是實質化開來,化作彌漫長天的霧氣繚繞,紫光滔滔,垂落成一掛長河,自那其中,有驚悚的氣機,喧囂塵上,帶給伏羲一種巨大的壓力。
隱約間,兩者互相威懾,伏羲對此并不感到意外,依舊顯得很淡定。
就算洪荒想要分家,不跟伏羲混了,那也需要時間,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斬斷聯系的。
至少要等伏羲此身墜落,盤古偉力不存,此后在時光演變中,才會一點點消磨掉伏羲留下的痕跡,這還是正常情況下,若伏羲在這過程中不斷加碼,那就更是藕斷絲連,剪不斷理還亂了。
就像是當初燭龍一夢演繹洪荒,經歷多次天地大輪回,此后伏羲于那漫漫時光中,逆天崛起,強勢證道盤古,將燭龍付諸在洪荒身上的枷鎖盡皆斬去,那不知耗費了多少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