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不是周星馳最好的電影,甚至可能排不進前五,但卻是許多星迷最喜歡看的電影。
因為這部電影把娛樂性玩到了一種極致,它囊括了喜劇、愛情、美食、商戰等諸多元素,而且每個元素都玩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花樣。
有出場令人大跌眼鏡,結尾驚艷四座的莫文蔚;
有“炒飯要用隔夜飯”的美食常識;
有“愛記仇的方丈夢遺大師”、“用折凳砸人的十八羅漢”、“黯然**飯”等無厘頭設定;
有從做街邊門店轉型做罐頭,再計劃融資、上市、炒股票、做房產的富人思維和預言式商業策劃;
有“我猜不透你啊”、“是洋蔥,我加了洋蔥”、“沒有食神,或者人人都是食神”等流傳至今的經典臺詞梗。
……
單從可看性上來說,《食神》已經做到了該類型電影所能做到的一切,乃至于后面出現了無數跟風、模仿之作,也未能超越,甚至連接近都沒能做到。
陸煊充滿儀式感地看完整部影片,等到字幕出完,“簽到”彈出。
陸煊在一種歡快情緒的余韻中點擊“簽到”。
“獲得‘斯蒂芬·周的廚藝’!”
果然!
陸煊內心抑制不住的狂喜,為得到逆天的廚藝而喜,更為播放器如此可持續的良心獎勵而喜。
等到簽到結束,陸煊在大腦中思考做飯、煮菜的事情,很多從未見過的畫面清晰地從眼前閃過,各種食譜和廚藝攻略,一一呈現,就好像他從來就擁有一般。
當他想到“黃金炒飯”時,對應的食材、佐料和做法就自動跳出來,而他好像很早之前就已經掌握這個技藝,已經熟練地炒過幾千上萬碗黃金炒飯。
當他想到“佛跳墻”時,同樣的數種食材及做法呈現出來,每一種對應的味道,他都了然于胸。
其余如雜碎面、牛丸、紅燒肉、多味魚、燒鵝、獅子頭、三寶鴨、紅花魚翅撈飯、鮮花拔絲……只要想到的菜式,都立即出現早已熟能生巧的做法。
仿佛某種自帶實踐經驗的思維導圖。
倚天切、屠龍斬、打狗鏟、降龍十八炒、黯然**手……
這些設定搞笑的廚技在這一刻靈魂附體。
不過,有點可惜的是,獎勵只有斯蒂芬·周的廚藝,沒有得到他從十八銅人陣那里學來的上乘功夫。
像內功加熱煲湯和徒手炒雞蛋這種操作,他就沒辦法做了,只能通過精湛的廚藝來完成。
消化掉全部獎勵,陸煊照例點了下下面一部《破壞之王》,顯示“168小時后解鎖”,也就是7天后。
“不知道這部電影能簽到什么獎勵?何金銀的無敵風火輪?大師兄我不是針對誰的空手道?真是令人期待啊。”
陸煊心里默默轉著這些念頭,然后決定去一趟菜市場。
沒錯,他要去購買食材,他要做那道“無敵海景佛跳墻”。
說來奇怪,自從第一遍看完《食神》后,他心心念念的不是那碗加了洋蔥、吃哭評委的黯然**飯、不是那碗極具代表性的雜碎面、也不是能打乒乓球能治厭食癥的撒尿牛丸,而是斯蒂芬·周在終極之戰中被反派達叔炸掉的那一罐佛跳墻。
實話實說,整部電影下來,只有那罐佛跳墻真正勾動了他的食欲,并且讓他記到現在。
“鮑魚、魚翅、遼參、魚肚、干貝、鮑菇、鴿蛋、裙邊、蹄筋……”
陸煊去菜市場的路上,心中開始羅列食材。
……
水云間夜總會,老板辦公室。
大老板欒六靠在椅子上,面無表情地望著對面那個烈焰紅唇、打扮妖艷的女人。
“一個小小的工具人贅婿,值得這么大動干戈?”欒老板語氣中帶著試探。
“這六爺就不用管了,反正雇主就這么個要求,500萬,廢了陸煊,六爺看要不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