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伙是華中鹽業株式會社的代表,但是他和那些滬市的煤炭商人,態度方面完全不同,進門就鞠躬,表現的很隨和,而且這次來沒有空著手,還帶了日本的名貴清茶和瓷器作為禮物。
“工藤先生,是有這么回事,第十三軍司令部和興亞院華中聯絡部抱怨食鹽供應緊張所以委托我操作這個事情,每月從長蘆鹽場運來兩千噸食鹽,并且還要在滬市建一座食鹽加工廠,把粗鹽變成細鹽。”
“請不要緊張,我沒有要奪取滬市食鹽市場的打算,這兩千噸食鹽只有五百噸也就是一百萬斤會留在滬市,粗鹽投放市場賣給市民,細鹽則是給駐軍和日本僑民,其余的還得供應蘇省、浙省、鄂省和皖省等地區。”
“整個滬市有四百多萬人,就按照每月每人一斤粗鹽來計算,那也是四百多萬斤,折合兩千噸食鹽,我這點份額不會對你們華中鹽業株式會社的經營造成多大沖擊,價格方面也按照你們的定價來操作。”陳明翔說道。
人家擺出先禮后兵的姿態他也是好說好商量,只要給點差不多的份額,他也不愿意再生事端,滬市外面的市場大得很,幾千噸鹽轉眼就沒了,屬于供不應求的局面,何苦再和鹽業方面的日本商人起沖突呢
畢竟,紡織業和煤炭業的財閥全都得罪了
“陳先生你誤會了,我們華中鹽業株式會社并沒有要反對海源鹽業公司在滬市銷售食鹽的意思,這次來專程拜訪,是在太田泰治中將閣下的指點下,尋求和您的合作,大家共同完成這項重任,獲得應有的報酬。”工藤清急忙說道。
陳明翔微微一愣,這是怎么回事呢
經過工藤清的解釋他才知道,對方還真是來合作的,根本原因是想要借助他的船隊,從兩淮鹽場向華中地區輸送食鹽
現在兩淮鹽場的食鹽生產倒是沒有問題。。每年上百萬噸的產量,可兩淮鹽場所在的蘇北地區,向各地的水路運輸卻出問題了
軍方的船只不但不給日本商人使用,而且還征用大量的民船向日本運送物資,隨著戰爭的進程,日本本土的糧食和各種日用品缺口日益擴大,其中就包括食用和工業原料的原鹽。
日本雖然是島國,可因為地形的緣故,缺少優質的鹽場,是靠著掠奪華夏的兩淮鹽場和長蘆鹽場等,支撐著日本的原鹽需求。
就因為缺少船只,華中鹽業株式會社的食鹽批發一直是斷斷續續的,也造成了眼下的價格飛漲,不但滬市、金陵和各省的老百姓罵聲一片,連日本駐軍和日本僑民,對此也是非常不滿。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中鹽業株式會社向興亞院華中聯絡部求援,太田泰治就把陳明翔推了出來,海源鹽業公司有全滬市也是全華中地區最大的私營船隊,合作共贏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