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君,那個通過日本商人關系,改名跑到日本的繆濱,現在活動的怎么樣了”陳明翔問道。
繆濱還是到了東京,這是內閣情報局總裁緒方竹虎幫的忙,要不然根本沒有機會乘坐日軍的飛機,但是他的身份,變成了日本企業在滬市的高級雇員佐藤,瞞過了日本憲兵的監視。
“東京憲兵司令部本部對他的行蹤,每天都有電報給滬市,他到東京之后先是拜見防衛總司令官東久邇宮稔彥王,但是軍部對他的活動持否定態度,外務省也在積極聯系蘇聯方面,準備延續中立條約,所以,小磯國昭的這次行為,連天皇陛下也非常不滿,已經下令把他驅逐出境了。”
“小磯國昭還想做最后的努力,暫時保護他沒有返回華夏,只是,內閣的成員們對此爆發了強烈的指責,如果蘇聯方面不同意繼續延續兩國間的條約,那他就非倒臺不可了。”四方諒二說道。
四月一日,美軍對沖繩島的日軍展開了進攻,這也是日美之間的最后一次大規模戰役,更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傷亡最大的一次,以至于考慮到底進攻日本本土的時候,會不會損失上百萬的美軍。
考慮到沖繩島的戰斗遠比硫磺島要困難很多,為此,參戰兵力幾乎包括了太平洋戰區所屬的全部陸海軍,投入總兵力達四十萬人,各種艦艇一千五百多艘,飛機兩千一百多架。
負責為登陸部隊海空掩護的有兩支航母編隊,一支是美軍第五艦隊的第五十八特混編隊,下轄四個大隊,共計十六艘航母、八艘戰列艦、十八艘巡洋艦和五十六艘驅逐艦,搭載艦載機一千三百多架。
另一支是英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暫時劃歸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建制,番號為第五十七特混編隊,下轄四艘航母、兩艘戰列艦、五艘巡洋艦和十五艘驅逐艦,搭載艦載機一百五十多架。
登陸編隊配備了登陸艦艇約五百艘,護航及支援艦只有護航航母二十八艘、戰列艦十艘、巡洋艦十四艘、驅逐艦七十四艘、護衛艦七十六艘,艦載機約八百架,連同后勤保障和運輸船只,總共達一千三百多艘。
地面部隊主力是第十集團軍,由巴克納陸軍中將任司令,下轄海海軍陸戰隊第三軍的陸戰一師和陸戰六師,陸軍第二十四軍的步兵第七師和步兵第九十六師,另有四個師為預備隊,加起來八個師,總兵力二十四萬人。
日軍防御沖繩島的地面部隊為第三十二軍,下轄日軍步兵第二十四師團、步兵第六十二師團和獨立混成第四十四旅團,加起來有五萬多人,還有海軍警備隊和島上居民組織的一部分武裝,勉強可以稱之為八萬人。
在這樣的實力對比之下,沖繩島戰役從一開始,就是注定要失敗的戰役,但是日軍之所以死戰不退,是為本土防御贏得時間。
在萊特灣海戰中基本殘廢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也做出了最后的反擊,決定以第二艦隊的大和號戰列艦為首,一艘巡洋艦和八艘驅逐艦組成海上特攻隊支援沖繩島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