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這次進攻湘西的戰役中,被山城政府軍打死一萬五千多人,受傷兩萬多人,其主力師團步兵第一一六師團遭到重創,自從這場戰役結束后,日軍再也沒有發動大規模的戰役。
而在六月份,沖繩島戰役也進入了尾聲,六月十八日,美國陸軍第十集團軍司令官巴克納中將,親臨前線進行督戰,但是當天日軍的第一發炮彈,居然就把這位中將集團軍司令炸死了。
奇怪的是,這個地方已經很久都沒有出現炮擊現象,巴克納中將也成為美軍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軍銜和職務最高的將領。
六月十九日,牛島滿中將在島南端防御陣地編號第八十九的山洞坑道里,向東京大本營發出了最后的訣別電,然后指示部下做最后的決死進攻。
六月二十三日凌晨四時,牛島滿中將知道美軍即將占領他所在的坑道,就脫下軍裝換上和服,與身邊的參謀一一干杯,喝完了最后的訣別酒,然后剖腹自殺。他的參謀長追隨他剖腹自殺,還有一些軍官也隨之自殺。
至此,日軍有組織的大規模抵抗行為才告一段落,零星日軍的抵抗仍在繼續,清剿殘余日軍的工作,一直持續到六月底,七月二日,正式宣布沖繩戰役結束。
這場戰役一開始就是注定要失敗的,日軍死亡四萬余人,被俘一萬多人,島上居民死亡大概十萬人,損失飛機七百八十三架,艦艇被擊沉十六艘、擊傷四艘,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基本上失去了作戰能力,差點軍覆沒。
美軍在沖繩島戰役傷亡三萬余人,損失飛機七百六十三架,艦艇被擊沉三十六艘,擊傷三百六十八艘。這是美軍和日軍在太平洋島嶼作戰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損失最重,當然,也是最后一次戰役了。
“陳君,根據大本營的指示,派遣軍要收縮戰場集中兵力,與南方軍和關東軍一起,應對美軍、蘇軍和山城政府可能發起的進攻,為此,派遣軍的部隊做出大范圍調整,收縮戰場并撤出大量的部隊。”
“特別是第六方面軍,要從粵省、贛省、湘省和桂省,撤出十一個師團和六個旅團,大部分都要在華中地區作為機動力量,我已經接到了總司令部的命令,為大批的部隊準備必要的后勤支援。”松井太久郎說道。
這個調動計劃是美軍在沖繩島登陸成功后,沒有向華夏東南沿海地區沿岸接近,根據這些情況,岡村寧次和派遣軍司令部的參謀們研究認為,針對美軍登陸的沿岸防御已失去了價值,應該收縮戰場面積,逐步撤離這些地區的沿岸防守部隊,把重點聚集到接下來的新局面。
這個建議得到了日本大本營的認可,同意了派遣軍總司令部的要求,新一輪的調動又展開了。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