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想了想出言說道。
“是!”
楊瀾聞言點了點頭:
“陛下若無事,那老臣先行告退。”
“楊公慢走!”
元尊點了點頭。
“楚大伴,宣朕密旨,令西北域、玄黃域、北辰域、昆吾域、山海域五域精銳軍團坐鎮神將即刻進宮覲見!”
“令軍神齊逍遙、秦川、徐荒、韓白衣以及蒼龍神將覲見!”
“令右相劉統、左相王御、六部尚書和議政院大學士陳嘉、張洞玄、江伯虎、劉奕守……”
楊瀾走后,元尊對一旁的身穿八氓花衣的總管太監楚逸發出一道又一道的口諭。
尋常的旨意必須要頒布圣旨才可以,但是楚逸完全不用,因為他是皇庭總管太監,由他傳口諭,與圣旨等同。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代表著元尊!
元尊一條條口諭傳下,楚逸默默牢記。
玄黃域、北辰域、昆吾域、山海域四域都與西北域接壤,元尊這是想要給西北域包餃子啊!
大胤軍方十分的強大,兵部只是一個擺設,名義上統轄著軍方,但是大胤軍方卻可以和議政院統轄的整個大胤文官體系相抗衡。
目前大胤軍方的高層有四位軍神,三十六位神將,七十二位大將,一百零八位上將,裨將若干。
四位軍神位高權重,但是手中并不掌握實權,只有少數親衛軍,人數不得過萬。
三十六位神將手中掌握著大胤三十六支精銳軍團,這代表著大胤最高武力。
一支精銳軍團組成軍陣,可殺陸地神仙,可抗衡武道神圣!
七十二位大將有的獨領一軍,成為邊軍最高統帥,也有一些常駐武都軍部,手中權力有大有小。
一百零八位上將有的坐鎮一域,擔任一域地方軍方最高統帥,也有一些在神將或者大將手下擔任副將。
大胤的邊軍以及地方軍團都擺在明處,而三十六支精銳軍團卻是隱藏在暗處。
除了元尊和四大軍神,誰也不知道這些精銳軍團的駐地在何方,也不知道這些精銳軍團到底有多少人。
甚至統領他們的神將也是時常調換,不到練兵時刻或者戰時神將與這些精銳軍團的接觸也不是那么密切。
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證精銳軍團的神秘性,也避免了某一位神將長期統帥精銳軍團將精銳軍團變成了一言堂!
據說三十六個精銳軍團的駐地并非固定的,而是時常調換了,軍團的人數大約維持在百萬左右。
不過因為大胤已經有千年的時間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有人推測目前的精銳軍團已經遠沒有百萬之多。
這三十六位精銳軍團的前身乃是太祖皇帝打天下時期的天罡三十六軍團。
大胤成立之初,天罡三十六軍團有超過五億將士。
后來大胤建國,國泰民安,大多數人都解甲歸田,還有部分人被劃分到了地方軍和邊軍之中,留下的則是三千六百萬精銳。
但是現在很多人推測大胤三十六天罡軍團人數最多不會超過千萬,因為維持這些人的修行需要的資源將會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太祖皇帝起兵造反之時那是因為沒有這個條件,但是如今的大胤并不需要維持那么多精銳將士的開銷。
不過面對白骨平原之上那密密麻麻無邊無盡的鬼兵鬼將元尊不敢有絲毫大意,直接動用了五支大胤精銳軍團!
“遵旨!”
楚逸聽完之后朝著元尊躬身一拜,整個人宛如一道流光一般直接消失在了元尊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