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九位皇子的母妃都不是普通人家,不是朝堂諸公嫡女,就是隱世家族的嫡女,又或者是武道宗門的真傳。
皇室的婚姻,向來都是身不由己。
所以元尊后宮有九妃,但是并無皇后。
可能元尊心中并無深愛之人,也可能元尊的心愛之人并不能擔當皇后之位,甚至不在九妃之列。
九妃地位平等,并無高低,所以后宮之中云波詭譎而又相互制衡,并無某一人大權在握,執掌后宮。
分權之術,自太祖皇帝之時傳下,乃是歷代帝王的必修之課!
“看來戰兒對西北域的事情還有一些了解。”
“不過儒家有句話說得好,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而你身為皇子,理應坐鎮后方,統御一切,豈可身先士卒,充當一匹夫爾?”
元尊出言淡然回應道。
“父皇,庸王雖然利用暗月坊斂財時日已久,但是他在西北域也是人心盡失,兒臣認為他這是在自取滅亡,不足為懼!”
“只需派一神將,調動西北域守城軍團和邊軍,便可輕易將其鎮壓!”
六皇子周維想了想,然后出言說道。
“父皇,庸王他不可能不知道如今的大胤到底有多么強大,在如此情形下他還敢明目張膽的造反,那就證明他一定有不為人知的底牌,不可不防!”
“我覺得穩妥起見,還是派遣西北域及其周邊的精銳軍團,由一位軍神領兵,平定叛亂!”
大皇子周衍也出言說道。
元尊聞言眼前一亮,然后點了點頭。
“父皇,如今北辰域天魔教肆虐,與無相寺諸多煉氣士在境內大打出手,是不是也和庸王造反有關?”
“天魔教一直是我大胤的一顆毒瘤,庸王會不會和天魔教勾結,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還需要讓無相寺早做打算。”
三皇子周晨也適時出言說道。
“父皇,庸王造反之后,北境異族和西漠佛國以及大漠諸多勢力會不會趁火打劫?”
“我覺得邊軍和地方軍團不宜妄動,還是要從其他地方調兵遣將方是上策。”
四皇子周恒也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我倒是覺得庸王造反對于大胤來說也不是壞事,這些亂臣賊子一旦全部沉寂下來,背地里搞小動作反而對我們不利。”
“如今他們一旦浮出水面,反而給了我們一個及時清除毒瘤的好機會。”
八皇子周康出言道。
五皇子周羽道:
“如今大胤武道宗門、幫派、游俠林立,他們不事生產,于國無利,又以武犯禁,我看可以號召這些人北上,組成雇傭軍團,討飯叛逆!”
“這樣做一來可以削弱造反者的兵力,二來也可以減少這類閑人的存在。”
元尊聽著自己的幾個兒子的見解,一邊思索,一邊點著頭。
雖然有一些見解有點以偏概全,還有一點幼稚,但是整體上來看,并沒有太大的問題。
如果他們知道的消息更多,那么給出來的建議應該會更加中肯才對。
“武兒,為何不說話?”
元尊望著他最小的兒子出言詢問道。
“回稟父皇,兒臣覺得幾位皇兄說的都在理,但是兒臣還是有一個問題。”
“既然庸王造反了,那么他的兵在哪里?”
“在西北域那個地方他想要訓練私兵難度很大,即便他策反了邊軍和西北域的敵方軍團,對于朝廷來說也不算什么。”
“既然他敢造反,那就說明他的手上已經掌握了不弱的兵力,甚至說他有把握對抗我大胤的三十六個精銳軍團,誰給他的信心呢?”
九皇子周武說出了自己的很多疑問。
大胤的邊軍和敵方軍團這些明面上的軍團不可輕舉妄動,否則很容易造成地方和便將守備空虛。
但是除此之外,大胤仍然有三十六支精銳軍團,這些才是大胤軍方的的核心,也是大胤朝廷手中的王牌。
既然庸王敢造反,他就不可能沒有想象到這些。
但是他又憑什么堅信自己可以對抗甚至打敗大胤的三十六支精銳軍團呢?
元尊聞言點了點頭:
“武兒善思,那庸王一脈不當人子,勾結天魔教,還在白骨平原上操練了數百上千萬的鬼兵鬼將。”
“這些才是他敢造反的本錢和底牌!”
幾位皇子聞言大驚。
尤其是幾位口出狂言叫囂庸王造反不足為懼的皇子更是臉上火辣辣的。
父皇,不帶這么玩兒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