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據我說知能夠在中洲如此混亂的地方割據一方的,都是殘暴不仁的狠茬子,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正當的理由,豎起義旗,征討四方。”
孟千秋出言說道。
此次儒家圣院就是由他帶隊前來輔佐女皇,征討四方的。
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到底是讀書人,腹有詩書氣自華,軍法謀略也是必不可少的。
“孟師弟的意思是,我們不應該打著大胤的旗號?”
周鳳歌聽出了孟千秋這句話的深層次意思。
孟千秋點了點頭:“師姐,大胤已經覆滅三百年了,除了一些高深的修行者真的經歷過大胤統御中洲的年代之外之外,其他人恐怕就連大胤這兩個字也都是從古籍中只曉的。”
“三百年,幾代人的更迭,我們那個時代的人,還有幾個?”
“所以我們現在宣示自己的正統根本沒用,因為絕大多數老百姓不讀書,不識字,他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大胤代表著什么。”
“這件事情我也和老師商議過,我們眼下階段并不適合豎起大胤旗幟,因為大胤的輝煌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啥也不是。”
“等到我們起勢,和那些大諸侯硬碰硬的時候,我們可以豎起大胤的大旗,宣誓我們的正統性,這樣效果更好。”
孟千秋說完之中,眾人仔細想了想,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
煉氣士可以活個幾百年,武者不入神圣,撐死活個兩三百年。
而普通人的壽命不足五十歲,三百年,六代人的更迭。
再加上中洲亂了三百年,禮樂崩壞,讀書人少得可憐,還有誰去讀史書,還有誰能夠記得大胤!
俱往矣!
“那我們應該打個什么旗號?”
周鳳歌出言詢問道。
“伐無道,平亂世!”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孟千秋想了想,然后出言說道:
“大家覺得如何?”
周鳳歌等人也不知道這個口號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總之就是沒什么感覺。
“很好。”
一位道門弟子出言說道。
眾人聞言紛紛將目光望向了他。
“清微子,你覺得好在哪里?”
霍小玉出言詢問道。
“小玉師叔,我覺這位夫子的口號說得很好,我發現你們包括很多的師兄弟都沒有感觸,可能是因為你們沒經歷過亂世,也沒有體會過窮苦人的日子。”
“對于高高在上的人而言,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是美好的,可是對于絕大多數每日徘徊在溫飽線甚至是生死線上的老百姓來說這個世界上充滿了太多的不公!”
“亂世紛爭,百姓民不聊生,秩序崩壞,沒有法禮可依,暗無天日的日子無窮無盡,仿佛沒有出頭之路。”
“如今我們要討伐無道者,平定亂世,這是大義,而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則是底層百姓的吶喊,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聲。”
“誰又能夠高高在上,把那些欺壓我們的人打翻在地,我們要做自己的主人。”
清微子說到最后神情激動,臉色微紅。
霍小玉聽完若有所思,他知道清微子來自中洲,機緣巧合之下被云游在外的紫霄宮真人收入門庭。
所以說,清微子對這兩句口號的感受,其實就是絕大多數中洲百姓的感受。
“世事洞明皆學問,知行合一,方能明悟大道,圣人誠不欺我也!”
孟千秋聞言點了點頭說道。
他這也都是從儒圣手札中得到的啟示,沒想到,這就是底層百姓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