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羽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踢球,當初是他的爺爺帶他去逛街,正好看到街上有一個賣球的攤位,爺爺問他喜歡哪個,他指著一顆黑白相間的足球道:“我要這個。”
一選足球深似海,從此國足成夢魘,蘇羽與足球結下不解之緣。
蘇羽的天賦極高,小學到高中,他的足球水平永遠保持在全校第一位置,吊打同齡小朋友,踢個野球,一個人過一堆家常便飯。
別以為蘇羽吹牛,在學校踢球,一個天賦極高的人,踢半場規模的比賽要是狀態好,一個人一條龍通吃非常正常。帶球過人,再帶球過人,再過人帶球,最后射門進球,一氣呵成,怎么看都有種天下無敵,高手寂寞的感覺。
“你是一個足球天才。”
“蘇羽,你應該去足球學校系統的學習,以后一定可以成為職業球員。”
“蘇羽,你不能浪費你的足球天賦,在語數英虛度光陰,國足需要你拯救。”
幾乎每個與蘇羽熟悉的人,都會夸贊他一句,你是一個足球天才,去足球學校深造,長大了絕對會成為職業球員,帶領國足勇奪世界杯。
一個人說還好,當說的人多了,蘇羽堅信自己是天才。他開始抵觸學習,專心致志踢球,幻想未來某一天,成為縱橫足壇的球星,至于帶領國足勇奪世界杯,下下下下一百輩子后再說吧。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殘酷的,蘇羽的家長并不支持他踢球,沒有送他去足球學校。為了讓他專心讀書考大學,在家長與老師的通力合作下,他被禁止踢球。
“臥槽,國足又輸了。”
“媽蛋,我真懷疑,有生之年還能不能看到國足第二次進世界杯。”
“不行,我要去吃一碗臭豆腐壓壓驚,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國足腳法更臭的東西存在嗎?臭豆腐好歹聞著臭吃著香,國足的腳法是看著臭,踢的更臭。”
每一次觀看國足的比賽,特別是在世界杯預選賽中被淘汰,蘇羽心中都會生出一種奇怪的感覺。
他要是進足球學校接受系統性的專業訓練,等畢業出來,肯定會成為一名職業球員,然后進國家隊。就是因為他沒有進國家隊,國足才會不行,他要是進了,分分鐘帶國足進入世界杯。
根深蒂固的想法,令蘇羽從未放棄踢球,家長和老師不準,他就偷偷的踢,踢球踢出了趙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既視感,一直到高考結束,他的人生出現重大轉折。
蘇羽高考毫不意外的落榜了,一門心思只在足球上的他,考試成績只能用慘不忍睹形容,復讀?是不可能復讀的,去上技校?丟不起這個人。
幸虧蘇羽家庭條件優越,他的父母為了他的未來,強行把他送到了意大利,去學習藝術,因為他除了擁有足球天賦外,藝術細胞也很高。
17歲的蘇羽孤身來到意大利,進入了家里花錢為他申請的一座名為“意大利博洛尼亞世界藝術學院”的藝術學校深造。
“意大利博洛尼亞世界藝術學院”名字看著吊炸天,非常牛叉,實則就是一家學費昂貴的私人藝術學校,專門招收國外的留學生。以其說是藝術的殿堂,不如說是學渣的天堂,意大利版的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