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隨著占據了燕山府和兩河之地。
再把女真的傳統搬出來,怎么看怎么不合適……漢地人口稠密,土地稀少,講究的是精耕細作。
“陛下,如果還按照女真習慣授田,就必須圈占漢民土地,而且是大肆圈占,逼著數百萬漢民流離失所……其次,漢民善于耕種,土地肥沃,產出也高,如果還按照女真的舊制征稅,朝廷每年能拿到的糧食極為有限,試問,大金國又如何同宋人周旋?”
吳乞買點了點頭,“希尹高見,以你的看法,是要以漢制漢?效仿契丹,弄什么南面官嘍?”
希尹苦笑著搖頭,“陛下,契丹立國還在大宋之前,他們有時間從容安排。且燕云十六州,不過是幾百萬漢人而已。南北分制,還是可以平衡的。可如今大金不光是占據了燕云,還據有兩河之地,漢人百姓過了千萬之數。且趙宋皇帝一心求戰,并非善類。若是按照遼國辦法,漢人離心離德,大金也沒有足夠氣力,約束人心,恐怕不是國家之福。”
吳乞買聽到這里,反而笑了,“希尹,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的打算又是如何呢?”
希尹面色凝重,其實到底要怎么樣,他心里有個想法,卻又不敢說出來,生怕會惹惱所有人,可如今機會難得,或許不該沉默了。
“陛下,臣斗膽請教,胡人入華,哪一家做得最好?”
吳乞買眉頭挑了挑,半晌才道:”應該是鮮卑吧?”
希尹忙道:“陛下圣明,那陛下以為鮮卑人高明在哪里?”
吳乞買摸了下下巴,笑道:“希尹不要考我了,你還是直說吧!”
希尹慌忙躬身,“陛下,臣不敢……臣是想說鮮卑北魏實行了徹徹底底的漢化,便是連國君的姓氏都從拓跋改成了元氏。臣斗膽斷言,我大金要想在漢地立足,最最根本的,還在于漢化,臣以為解決問題的關鍵不是遷居猛安謀克,也不是什么南面官北面官,而是采行漢化措施,尊孔孟,開科舉,興教化,行郡縣……唯有如此,我大金國祚才能長久!”
吳乞買聽完之后,臉色驟然變化,足足好一陣子,他才長出口氣,緩緩道:“希尹,你這么干,才是真的動搖大金國本!只怕立時三刻,大金就要亂了。”
完顏希尹輕嘆一口氣,“陛下,趙宋皇帝和遼國西夏會盟,以華夏自詡,要討伐蠻夷……”希尹咧嘴一笑,充滿了蔑視,“他也真是有臉這么說……大宋幾時算得上華夏?只是這兩個字不是他趙宋專屬!便是契丹占據燕云,就以北朝自詡,有了一半華夏江山。到了現在,我大金擁有兩河之地,比契丹更有資格稱為北朝。陛下行漢制尊奉孔孟之道,便可以華夏之君自居,趙宋皇帝討伐蠻夷之說,不攻自破。相反,陛下還可以號令天下,討伐割據不臣的趙宋,到了那時候,更師出有名啊!”
搶奪華夏的代表權,希尹這家伙還真敢說,而且仔細琢磨一下,還真有那么一丁點的道理。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對大宋的看法不好,甚至不承認大宋是大一統的王朝,其實只要區分兩個概念就好,什么是國家,什么是天下……
拿漢唐為例,疆域擺在那里,就不用說了。朝廷直接管轄的區域,就是國家。
但是在國家之外,屬國無數,尊奉漢唐國君,接受漢唐主導的秩序,在漢唐國家之上,還有個東西,叫天下!
可這東西傳到了大宋這里,情況就不一樣了,不但失去燕云,還要給遼國繳納稅賦,哪怕臉皮再厚,也不能說契丹是大宋的屬國吧?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大宋并沒有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天下”,說到底只是個“宋國”而已。
所以即便安史之亂以后,大唐朝爛了一百多年,皇帝幾乎沒有好死,藩鎮割據,爛到了骨子里……但是對不起,大唐建立的秩序,哪怕在唐朝滅亡之后,依舊發揮著影響力。
大宋留下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