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大臣算是無語了,趙桓這也是欺負宗望讀書少……其實就連李邦彥等人乍聽之后,也被趙桓講的嚇了一跳,覺得入情入理,的確是怎么回事,大金國前途堪憂,下場凄慘,不免怒火攻心,病情加重,甚至一命嗚呼。
可你再仔細想想,拿西晉的情形套大宋,預言大宋守不住中原,只能逃到東南偏安一隅,然后說東南世家趁機做大,他們不愿意北伐,逼著朝廷自毀長城,殘殺主戰文武……最后在南北對峙之中,被北方一統天下……這個預言也是成立的。
其實說到底大金的矛盾或許比大宋多,沖突也比大宋激烈,當兩國的維持成本都不低。
趙宋帶著一百多年的積弊,又要維持龐大的軍隊,又要不斷戰爭,還要改革內部……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反過來金人還有一項優勢,那就是女真貴胄同燕云漢人之間,相對疏離,沒有結成緊密的利益集團。
所以金國當真要改革,做起來還會比大宋容易許多。
說到底兩國比拼的都是治理能力,如果說趙宋還有那么一點優勢,無非是趙桓的腦子清醒一些而已,真沒有到大宋必勝,金國必敗的程度。
當然了,宗望能不能想清楚其中的道理,這就不好說了。
“官家,要不要派個人過去瞧瞧?”曲端突然建議道:“就讓那個鄭知常去?”
眾人一聽干脆搖頭了,姓曲的,咱做個人刑部,鄭知常可是很忠心大宋的,你把他派過去,萬一宗望出了點事情,那可是真的會要命的。
趙桓卻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他干脆讓人拿了一張硬弓,交給鄭知常。
“勞煩你再跑一次了,去告訴宗望,如果他真的安然無恙,就出來跟朕單挑,一決雌雄。朕一個大宋皇帝,肯跟他打,是他賺了,如果沒有勇氣出戰,就自認是病夫一個,還是不要在軍前丟人,趕快滾回燕山府養病吧!”
鄭知常手捧著弓箭,臉都綠的和翡翠一樣了。
他就算傻點,也清楚趙宋官家給宗望送的那些東西,純粹是沒安好心。虛不受補的道理,他也是知道的,簡直就是擺明了要殺人。
萬一宗望真的死在了趙桓的手里,這大金國能饒了他嗎?能饒了高麗嗎?
就在鄭知常遲疑的時候,曲端已經湊過來,伸手攬住了鄭知常,“哈哈哈,公一介高麗文人,竟然能穿梭兩國,往來無忌,真是堪稱傳奇啊!日后必定成為貴國的人杰,來來來,我送你一程!”
曲端用近乎拖著的方式,把鄭知常弄出去了。
大約一刻鐘之后,曲端回來,氣喘吁吁道:“陛下,趕快準備,如果鄭知常安然返回,立刻向金營發起攻擊!”
眾人一愣,不會是說反了吧?
宗望出事,鄭知常必死,那樣才應該出其不意。
可若是鄭知常安然返回,豈不是說宗望安然無恙,那還有什么攻擊的必要……李邦彥略遲疑,就說道:“曲相公,你的意思是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對!”曲端惡狠狠道:“只要宗望出事,咱們就立馬宣揚,說是被官家罵死的,好給官家長臉!”
趙桓氣得翻白眼,朕是那么貪功的人嗎?
怎么連什么功勞都要?
不過話又說回來,真要是罵死了宗望,那可比罵死王司徒爽多了,畢竟以王朗的臉皮厚度,又怎么會真的在意當貳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