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實力懸殊的一戰,居然能拼到這個地步,只能說天佑大宋。
對于趙桓的本事,曲端發自肺腑地贊嘆。
六年光景,不算太長時間,有很多人都未必明白什么事戰爭,而趙桓不管是最基本的練兵選將,還是宏觀大略,乃至于指揮兵馬,決勝負于疆場,都已經頗有章法。
這份本事,怕是只有藝祖皇帝能比了。
“大宋必勝!”
“大宋必勝!”
曲端發起了沖鋒,他的坐騎小鐵象頭角崢嶸,嘶鳴怪叫,完美詮釋了什么叫龍馬精神。身后的宋軍備受振奮,一股腦向前突擊。
負責攔截曲端的金兵萬戶瞬間就被奪了氣勢,只能苦苦支撐,被突破也只是時間問題。
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劉锜的方向。
偌大的戰場,古老的黃河注視著。
左右兩翼的宋軍向中間靠攏,一個巨大的口袋陣已經成型。
金兵的數量依舊眾多,但是戰略主動權已經落到了宋軍手里。
五萬對十萬,這是一鍋夾生飯。
夾生就夾生!
夾生也要吃下去!
怎么形容戰場的激烈……曲端已經拼命了!
沒錯,這位自詡文武雙全的曲相公,在御賜戰旗之下,亡命沖鋒,不計一切代價。
肉眼可見的,金兵再向中間凹陷!
一股無與倫比的壓力,落到了銀術可的身上。
怎么辦?
還打嗎?
這個問題貌似不難回答,如果放在以往,的確可以停下來了。
但是如今大金國已經沒有退路了,他自己也沒有。
拼了!
銀術可揮動兵器,再次組織兵馬,發起了沖鋒。
三千鐵浮屠,以一千為單位,分成三波,交替沖鋒。
他們不顧犧牲,迅速擺脫宋軍的糾纏,快速組合,快速沖擊。
鐵騎插入,宋軍陣型就會出現裂痕,弓手覆蓋,傷亡直線上升……一次,一次,又是一次……
王荀所部,漸漸被穿插,攪碎……盡管王荀已經拼了性命,卻還是阻擋不了。
他跟父親王稟,經歷過最慘烈的太原防御戰。
時至今日,今天的戰局,遠比太原之戰要兇惡萬倍。
“或許看不到直搗黃龍的那一天了!”
王荀喃喃自語,隨后率領親軍,毅然沖突金軍陣中,以至于最終淹沒消失……
銀術可收攏兵馬,竟然繼續以鐵浮屠在前,沖鋒的勢頭不減。
此刻的鐵浮屠已經不足兩千,卻還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猛獸出籠,狂龍般襲來。
“老吳,保護好官家!”
何薊說完之后,率領精騎,猛地迎上,他只有一千五百騎兵,其中重騎不到三分之一,但是人人用命,竟然真的拖住了鐵浮屠,雙方絞在一起,拼命殺戮。
銀術可已經能夠看見趙桓的龍纛。
失去了鐵浮屠之后,他的兵力依舊比趙桓多很多。
“誰能殺了宋皇,封王爵,賞十萬金……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