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塔不煙竟然也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果然是天子氣象……官家,吾子年幼,軍中奔波勞碌,疏于管教。我是怕他學壞了,若是官家能答應照料,奴家感激不盡!”
說話之間,蕭塔不煙牽過來一個小男孩,看樣子還不到十歲,長得虎頭虎腦,很招人喜歡。
趙桓看了再三,長嘆道:“大石,朕自然可以答應……但朕要跟你約定……每隔三個月,必須寫一封家書……朕能教他,盡力做好師父,卻不能取代父親,你們還是要多用心……開疆拓土艱難,需要一代一代延續下去,打下一份基業容易,可守好江山,卻是千難萬險,不可疏忽。”
趙桓這一番話,堪稱諄諄教誨,大石夫妻深以為然,如此看來,將兒子交給趙桓,還真是走了一步好棋。
雙方結盟會獵,一番交流之后,趙桓多個了拖油瓶,從臨潢轉身,返回燕京。
這一次趙桓并沒有打仗,只是領兵轉了一圈……只不過這一圈走下來,卻非常符合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觀念。
首先宋軍北上,促使兀術狼狽北返,望風而逃;其次,迫使契丹放棄西夏,復國成功,再造之功,比起吞并一個國家,也差不多太多。
最后,耶律大石去帝號,盟約重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更是大宋的空前勝利。
尤其是這些勝利還是在不動用武力的情況下實現的……官家用兵,已經到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幾乎一夜之間,各種報紙,連篇累牘,盛贊官家睿智神武,大宋中興有成。
各地送來的賀表,簡直堆積如山,全都是拜年的話,讓趙桓都覺得飄飄然了。這些飽學之士,真要是一心夸獎你,簡直能讓你受不了。
趙桓一路返回到了古北口,這一天送來的賀表最多,足足有二十幾份。
只是在一片大紅大綠的封面之下,藏著一個藏青色的賀表。
“這是誰啊?怎么這么素?”虞允文隨口念叨著,就展開了,要送到趙桓面前。
可他瞄了一眼上面的內容,嚇得連忙合上。
“官家,都是老生常談,還是看看別的吧!”
趙桓冷哼,只是伸出手,虞允文無奈,只能將“賀表”送到了趙桓面前。
趙桓接過,展開之后,不出意外,這不是賀表,而是彈劾罪狀的札子,彈劾的對象叫做韓順夫。
而彈劾韓順夫的人叫做林景貞,只是一個尋常的鎮定知府罷了。
“官家,這位林知府出身九牧林家,至于韓順夫……他似乎是曲大王手下統制官。”
“九牧林家?”
虞允文不無艷羨道:“其實不只是兄弟九人,還有林公,他們父子十人,先后位居知州,著實士林少有啊!”